不用多说,九月Sensor界的大事件非SENSOR CHINA莫属。经过4年的发展,Sensor+IoT已经成为大家对TA的一贯印象。今年华丽丽增加2楼展馆,引入流程工业与智慧水务专区,重磅打造应用体验区,隆重推出新品发布会……三达特小编认为今年的展会可以用5个最来形容。最专业:展会由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和上海科技会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支持,国内唯一聚焦传感器的专业展会,300+展商,1w+观众均来自传感器及上下游行业。最前沿:18场论坛涵盖智慧楼宇(爆满)、3D视觉(爆满)、汽车电子(爆满)、医疗等,最前沿的技术分享,揭露市场走向。最实用:项目对接会链接产业链上下游。最新鲜:从新品发布会看技术走向。最硬核:气体、压力、流程工业、智慧水务各展区的展商,纷纷亮出了自己的拳头产品。 一进门就被橙色风暴吸引,在TE展台可以看到包括工业解决方案、医疗解决方案、物联网应用传感器解决方案等多个领域的传感器解决方案。据了解,工业、医疗和物联网是TE目前重点发展的三大方向。 今年的气体传感器展商很多,展示的产品类型涵盖O2、CO、H2S、SO2等。首先来看DDS如何全线狙击气体监测问题。英国DDS作为世界领先的生命安全气体传感方案提供者,拥有针对多类气体的传感器的产品线。DDS在SENSOR CHINA展示的各种气体传感器及模组,提供气体传感器创新应用的新思路。三达特小编在这里略举一二: 烟道氧气检测传感器S+2OX:高输出,可以适应高热,潮湿,污染的废气环境。DDS专为工业烟道废气监测设计的新系列高性能电化学传感器, 高抗毒,高活性催化剂,大电解液池,高过滤容量能力。传感器设计符合EN50379 Parts 1,2 and 3的要求。 适合商业民用的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S+4 2ECO、GS+4COSLI-M、S+4 2ECOLP是英国DDS的一类高性能,低成本的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专为家用火灾一氧化碳监测市场和低成本应用,比如通风控制及地下停车场。所有家用一氧化碳传感器性能可满足EN50291的标准,GS+4COSLI-M 和 S+4 2EC...
2019
-
09
-
18
GS+A4CO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是一款高性能一氧化碳传感器,专为避免氢气交叉干扰影响测量精度和产生错误报警的应用。主要性能:高稳定性,独立的一氧化碳和氢气测量,快速响应和恢复时间,强劲的环境适应能力。 主要应用:应用于可排除氢气干扰的一氧化碳真实检测,如钢厂,地下采矿等;技术参数:
2023
-
02
-
06
第六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 FCVC 2021 )于2021年6月8-10日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举办。国际能源转型一直沿着从高碳到低碳、从低密度到高密度的路径进行,而被誉为“21 世纪能源”的氢气是目前公认的*为理想的能量载体和清洁能源提供者。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可持续的二次能源,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且符合我国碳减排大战略。同时有利于解决我国能源**问题,是我国能源的重要媒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在此前接受专访时表示,为了如期实现破达峰、碳中和等目标,我国有必要将加快发展氢能产业作为重要途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必须推进低碳发展,推进低碳发展的重点是实现能源结构转型,而氢能正好是零污染的清洁能源。加快发展氢能产业,将有利于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开发,推动能源低破转型,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为实现我国'二氧化破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破中和目标作出突出贡献。本次大会云集了众多内业专家及嘉宾,其中,同济大学章桐教授也应邀参加了本次大会,并主持了《基于应用场景需求的燃料电池解决方案及中重型车技术发展路径》的分论坛。据悉,章桐教授是德国舍弗勒集团全球监事会成员,同济大学教授与学术委员会委员, 同济大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究所所长,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也是德燃动力创始人, 德燃动力与同济大学合作建立了德燃同济联合实验室,是国内具有正向开发能力的领军企业;国内唯壹具备自主完整关键部件支撑的系统产品企业公司;拥有国内*为的燃料电池系统测试能力;国内首台正向开发高性能燃料电池观光车研发企业;已经完成氢燃料动力系统*全车型系列应用,并实现批量供应。是国内*早进行氢燃料电池研发,技术指标国内优越,并填补多项国内空白,实现了进口替代,也是国内首的氢燃料动力研发团队,更是全球*具发展潜力的研发团队。其团队先后为2008年奥运会提供20辆氢燃料汽车;2010年为上海世博会提供173辆氢燃料汽车;2011年为深圳大运会提供62辆氢燃料汽车作为赛事保障车辆,2009年在美国加州示范运营16辆,技术已相当稳定成熟。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积极发展氢能产业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目前仍面临技术难度大、市场规模小、使用成本高等难题,故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中国未来能...
2023
-
02
-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