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如果从产业界最初的研究算起,人类已经在氢能源动力汽车领域探索了半个世纪。1966年,美国通用公司对为美国登月计划研发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进行了10个月的测试,发现其在耐久度及应对极端气候等方面均有不错表现。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款氢燃料电池汽车被雪藏多年,直到2001年才重现江湖,成为通用氢燃料电池科技的巡回展演范本。20世纪90年代,氢燃料汽车的研发大旗被日韩接管,两国后来居上,本田、丰田、现代汽车三家车企先后进军氢燃料汽车的研发工作。从2013年开始,日韩企业的研发成果陆续出炉,韩国现代Tucson FCEV燃料电池车、丰田Mirai燃料电池车等量产产品接连问世,拉开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产业化进程。谁在领先?国外车企普遍将重点放在乘用车领域。美国市场调研及咨询公司Information Trends LLC发布的“2018年全球氢燃料电池车市场”报告显示,自2013年到2017年底,全球总计售出6475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这6475辆车中约53%登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日本以38%的占比排名,欧洲为9%。在各车企交付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占比方面,丰田占比最大,高达75%,其次是本田和现代,分别为13%和11%。清华大学教授李建秋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介绍,从目前全球市场看,丰田、现代、奔驰、本田属于典型代表,是比较领先的四家企业。这四家企业在氢燃料乘用车领域一直有持...
发布时间:
2021
-
09
-
03
浏览次数:17
随着工业气体泄露事件频发,保障工业生产安全和以人为本思想也不断深化,工人的健康问题、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近些年来化工产业生产过程中对有毒气体的监测越来越引起工厂的重视。二氧化氮(NO2)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可用于工业水处理作杀菌消毒剂,也可作纸浆和纤维的漂自,面粉、油脂、食糖的精炼,皮革的脱毛等。同时,二氧化氮是有毒气体之一,颜色呈红棕色顺磁性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低浓度(4ppm)的二氧化氮会使鼻子麻痹,可能导致过量吸收,长期暴露在NO2浓度为40到100毫克/立方米的环境中会严重影响健康影响。因此,为避免二氧化氮气体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影响生产安全,对工厂二氧化氮气体的实时监测就很有必要。二氧化硫(SO2)是常见、简单、有刺激性的硫氧化物。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元素,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当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若把亚硫酸进一步在PM2.5存在的条件下氧化,便会迅速高效生成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这就是对使用这些燃料作为能源的环境效果的担心的原因之一。 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对环境危害性比较大的气体,需要二氧化硫传感器来进行测量工业废气,是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的含有污染物气体的总称。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呼吸道进入人的体内,有的直接产...
发布时间:
2021
-
09
-
03
浏览次数:6
随着工业气体泄露事件频发,保障工业生产安全和以人为本思想也不断深化,工人的健康问题、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近些年来化工产业生产过程中对有毒气体的监测越来越引起工厂的重视。二氧化氮(NO2)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可用于工业水处理作剂,也可作纸浆和纤维的漂自,面粉、油脂、食糖的精炼,皮革的脱毛等。同时,二氧化氮是有毒气体之一,颜色呈红棕色顺磁性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低浓度(4ppm)的二氧化氮会使鼻子麻痹,可能导致过量吸收,长期暴露在NO2浓度为40到100毫克/立方米的环境中会严重影响健康影响。因此,为避免二氧化氮气体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影响生产安全,对工厂二氧化氮气体的实时监测就很有必要。二氧化硫(SO2)是常见、简单、有刺激性的硫氧化物。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元素,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当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若把亚硫酸进一步在PM2.5存在的条件下氧化,便会迅速高效生成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这就是对使用这些燃料作为能源的环境效果的担心的原因之一。 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对环境危害性比较大的气体,需要二氧化硫传感器来进行测量工业废气,是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的含有污染物气体的总称。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呼吸道进入人的体内,有的直接产生危害,...
发布时间:
2021
-
09
-
03
浏览次数:16
在化工行业中,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尿素、纯碱、铵态氮肥以及硝酸。同时,氨气也是一种容易构成危害的一种气体,由于氨气本身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在发生氨气泄露事件之后,不仅仅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还容易发生爆炸事故,所以在化学工业生产中,对氨气的监测十分重要。由于氨气本身的特性,在工作或生活场中,如果有容易泄露氨气的地方,应当安装固定式氨气报警器或者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用于检测氨气泄漏的情况,防止泄漏超标发生危险事故。目前,用于工业氨气监测的传感器共有三种大的分类:光学类氨气传感器、金属氧化物传感器、导电聚合物氨气传感器。一、光学类氨气传感器光学类传感器主要的类型有光干涉式传感器、紫外吸收式传感器、红外吸收式传感器和光纤式传感器。对于氨气检测的两种主要的光学原理一种是基于氨气发生反应的试剂的颜色或引发指示剂颜色变化;另一种机理是检测气体对光的吸收完成传感确定气体浓度。待测气体发生反应着色后可以利用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分析。由于氨气气体为碱性气体一定浓度下,可以令pH试纸变色,从而分析气氛中是否含有氨气,但是这种测试需要保证氨气浓度较高而且对于试纸颜色变化不能灵敏判断会产生较大误差。光学类传感器测能够用于检测环境中氨气的含量,是一种灵敏度较高且选择性较好的气体传感器。激光器和摄谱仪是光吸收氨气检测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激光器发射光线穿过空气,到达检测器的光会因为空气中气体组分不同和各组...
发布时间:
2021
-
08
-
31
浏览次数:22
8月16日8时16分左右,泉州晋江消防部门接到报警,晋江陈埭镇一厂房突发大火,现场浓烟滚滚,明火窜至数层楼高。泉州晋江消防部门立即组织救援力量赶赴现场救援。上午10时左右,明火被扑灭。目前暂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起火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工厂火灾引发原因较多,但主要是电路老化或者可燃气体遇明火两大原因,其他情况引发火灾的案例较少。避免电路火灾,应定期检查线路是否过载、是否老化、是否距离易燃物品较近,可有效降低电路火灾发生概率。避免可燃气体火灾,应时刻监测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一旦接近燃烧阈值应立刻采取措施降低浓度并严格禁止明火。可燃气体造成的火灾危害较大,一般火起即失控,十分难以救治,目前仍以预防为主。因此,厂房可燃气体的实时无线检测对于确保在厂房安全生产很有必要。将可燃气体传感器阵列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形成一个智能的可燃气体检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气体的类型,从而确定石油厂周围的气体是否有毒或易燃。由于可燃气体传感器的高灵敏度,对于浓度非常低的气体也可以检测到,不必深入事故现场,从而避免了因不了解情况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使用计算机处理,可以快速将检测结果分析出来,这样,相关人员就可以快速而准确地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发布时间:
2021
-
08
-
31
浏览次数:4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一矿业公司发生一起中毒窒息事故, 致3人死亡16日19时左右,在呼伦贝尔驰宏矿业有限公司铅厂,2名人员对除尘系统开展检查。几分钟后,由于电话联系不上他俩,于是另外2名人员前去查看,发现此前对除尘系统进行检查的2名人员已经倒地昏迷,于是立即展开救援。但因为未佩戴正压呼吸器,1名救援人员也倒地昏迷。见此情景,另一名救援人员急忙退出并向上报告,随后救援人员佩戴防护用品将倒地昏迷的3名人员救出。19时45分左右,先前倒地的2名人员经现场抢救,已无生命体征。倒地昏迷的救援人员于20时许送至医院抢救,20时30分左右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有限空间历来是威胁员工生命安全的“隐形杀手”,有限空间安全事故一再发生,尤其是高温天气下,是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高发期。有限空间狭小,通风不畅,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严重后果。关键在于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让有限空间作业成为“高危”行业,只有正确的了解有限空间,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事故的发生。1.什么是有限空间?有限空间是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密切接触的场景。有限空间包括:密闭空间和受限制的空间,一般在管道、隧道、下水道、洞穴、地窖、矿洞等地事故多发,是企业易忽视的高风险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的正确操作方式?这些事故暴露出一些企业对有限空间中毒亡人风险认识不清,不落实“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要求,安...
发布时间:
2021
-
08
-
30
浏览次数:18
摘要: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主要应用于对各种工业废气源的连续监测中,如火电厂,垃圾焚烧厂,煤炭,石油化工厂,造纸厂等行业。 随着工业生产和企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气排放污染已经成为我国一个很突出的环境问题,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工业废气必须进行预处理,达到国家废气对外排放的标准后才允许对外排放。 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呼吸道进入人的体内,有的直接产生危害,有的还有蓄积作用,会更加严重的危害人的健康。 工业废气净化就是专门对工厂、车间等工业场所……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主要应用于对各种工业废气源的连续监测中,如火电厂,垃圾焚烧厂,煤炭,石油化工厂,造纸厂等行业。随着工业生产和企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气排放污染已经成为我国一个很突出的环境问题,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工业废气必须进行预处理,达到国家废气对外排放的标准后才允许对外排放。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呼吸道进入人的体内,有的直接产生危害,有的还有蓄积作用,会更加严重的危害人的健康。工业废气净化就是专门对工厂、车间等工业场所产生的废气进行预处理,然后排放达到国家废气排放标准的一项工作。通常还需要对净化后的废气进行检测,以确保废气符合排放标准。工业废气,是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的含有污染物气体的总称。二氧化硫(SO2)是常见、简单、有刺激性的硫氧化物。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
发布时间:
2021
-
08
-
25
浏览次数:6
秋冬季节是一氧化碳气体中毒的高发季节,特别是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的过程中,在门窗紧闭的情况下,更应该警惕和预防一氧化碳气体中毒。直排式燃气热水器是罪魁祸首使用直排式燃气热水器,卫生间如果没有排风装置,在洗澡时门窗又紧闭,导致一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这时会很容易酿成悲剧。直排式燃气热水器是将烟气排到室内的一种热水器,因烟气中含有有毒气体,易造成身安全事故。早在1999年有关部门就发出了《关于禁止生产、销售浴用直排式燃气热水器的通知》,要求从当年的10月1日起禁止生产浴用直排式燃气热水器,从2000年5月1日起禁止销售浴用直排式燃气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燃烧不充分就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而CO气体无色无味,极易引起中毒。对尽量避免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越来越多的家电厂家在燃气热水器里内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来避免一氧化碳气体泄漏。相关资料显示,每年因燃气燃烧不充分致使一氧化碳中毒的死伤人数高达7万,而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中毒者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而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流动时不易被察觉,致使中毒者在吸入一氧化碳后往往浑然不知。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多发,如何有效预防?过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仅发生在冬季用煤炉取暖的地区。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的丰富、生活的多样化,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流行已不再具有时间和地域性,它随时随地可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成为隐形杀手。近...
发布时间:
2021
-
08
-
25
浏览次数:22
7月14日,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处理进展的公告,披露了今年造成5人死亡、8人受伤的“2.27”较大中毒事故调查报告概况,并声称已收到吉林省应急管理厅下发的行政处罚告知书,罚款金额为69万元。2021年2月27日21时30分,吉林化纤公司生产过程中高压电缆短路停电,造成一生产车间部分排风设备停止运行。23时10分恢复供电,相关岗位工人在准备恢复生产过程中,吸入有毒气体,被迅速送往专业医院进行救治,5人经抢救无效死亡,8名伤者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没有生命危险。吉林省应急管理厅已于7月9日在官网发布了《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2·27”较大中毒事故调查报告》,报告指出这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包括总经理助理在内12名企业有关人员受到处理。事故直接原因为:公司长丝八车间部分排风机停电停止运行,该车间三楼回酸高位罐酸液中逸出的硫化氢无法经排风管道排出,致硫化氢从高位罐顶部敞口处逸出,并扩散到楼梯间内。硫化氢在楼梯间内大量聚集,达到致死浓度。一名员工在经楼梯间前往三楼作业岗位途中,吸入硫化氢中毒,在对其施救过程中多人中毒,导致事故后果扩大。调查报告部分内容一、事故发生经过2021年2月27日21时32分,化纤公司总变1号变压器一次侧电源电缆相间短路,三期电站1013开关一段过流保护动作跳闸,导致1号、3号、5号变压器停电,造成长丝八车间局部停电,停电设备含长丝八车间9...
发布时间:
2021
-
08
-
24
浏览次数:6
有毒气体报警器可广泛应用于石油、燃气、化工、油库等存在有毒气体的石油化工行业,用以检测室内外危险场所的泄漏情况,是保证生产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仪器,仪器采用工业级高可靠性的电化学或红外传感器,使其具有高稳定性和无需维护的特点,体现了高技术发展水平。接下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以下关于氯气对于人体的危害: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易压缩,可液化为黄绿色的油状液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可用作为强氧化剂。氯气中混和体积分数为5%以上的氢气时遇强光可能会有爆炸的危险。氯气具有毒性,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损害。氯气能与有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氯气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氯气在早期作为造纸、纺织工业的漂白剂。氯气吸入后与粘膜和呼吸道的水作用形成氯化氢和新生态氧。氯化氢可使上呼吸道粘膜炎性水肿、充血和坏死; 新生态氧对组织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并可形成具细胞原浆毒作用的臭氧。氯浓度过高或接触时间较久,常可致深部呼吸道病变,使细支气管及肺泡受损,发生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由于刺激作用使局部平滑肌痉挛而加剧通气障碍,加重缺氧状态; 高浓度氯吸入后,还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的心跳停止。氯气中毒不可以进行人工呼吸。 急性中毒主要为呼吸系统损害的表现。1、起病及病情变...
发布时间:
2021
-
08
-
24
浏览次数:13
8月14日12时10分,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热水地区西海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柴达尔煤矿301采区3690综采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截至目前,已救出2人,其中1人遇难,1人无生命危险,尚有19人被困。记者从事故现场专家组了解到,目前还未与井下被困人员取得联系。现在救援过程中存在四个客观难题。首先是煤矿的顶板差,过去这里是露天煤矿,一般的煤矿上方有岩层,或者是厚的或者是薄的,这个地方基本是渣土。困难就是这里的煤层是粉末状的,遇水软化,造成煤泥流动渗透。第三个困难就是事故发生地点海拔比较高,这里的海拔3844米,专家、救护队员顶着高原反应持续作业。第四个困难是这个地方是冻土层,现在8月冻土层融化,又加上了连续降雨,这些都增加了救援的难度。冒顶事故是指矿井采掘时,通风道坍塌所产生的事故,是矿井采掘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在西欧及日本一些采掘技术较发达的国家也常见到。因此,应首先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其次要熟悉发生冒顶事故后自救的一些方法。下面分别加以介绍:常见原因1.1 制度不够完善 敲帮问顶制度执行不严,找浮矸危石不及时、不彻底或违章操作,对隐患性危岩未采取必要的临时支护措施,造成危岩突然坠落产 [1] 生伤亡事故。如1994年2月11日,朔里煤矿综掘预备队在II319切眼施工时,打眼放炮后,迎头第三棚的梁子掉了一个,迎头左帮棚腿子向后崩歪。出完货后扶棚,施...
发布时间:
2021
-
08
-
23
浏览次数:15
7月14日,合江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通报,13日10时许,泸州合江县一在建船舶甲板内部疑似发生油漆气体爆炸,导致正在进行打磨除锈作业的工人贺某、雷某,以及在船舷甲板经过的工人赵某受伤,后三人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据初步调查,在建的金航866轮,由 神臂城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于今年1月开始建造,船舶主体已基本完工。(当日)10时许, 该船舶左前第一货舱二层甲板内部疑似发生油漆气体爆炸, 导致正在该船舶左前第一货舱甲板上进行打磨除锈作业的工人贺某、雷某,以及在船舷甲板经过的工人赵某受伤。 雷某经医务人员现场抢救无效死亡,贺某、赵某送合江县人民医院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油漆里面有什么有害物质油漆有害物质主要是苯 、TVOC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等,但是要看什么油漆,酚醛、聚氨酯、高聚酯、硝基漆等很多油漆,重要的还是有甲醛、重金属、TVOC、苯类物质、乙二醇醚类溶剂、TDI(中文名称为甲苯二异氰酸酯)、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氡。油漆中含有苯类化合物,在喷漆作业的过程中会挥发至空气中,苯类化合物具有毒性,且易燃,根据GB6514-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装作业场所卫生标准应符合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有关要求。其车间空气中苯类挥发物大允许浓度为:苯17 mg/m3,甲苯60 mg/m3,二甲苯90 mg/m3;所以我...
发布时间:
2021
-
08
-
19
浏览次数:2
硫化氢的物理特性硫化氢,分子式为H2S,分子量为34.076,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浓度极低时便有臭味,有剧毒(LC50=444ppm硫化氢的危害7月14日,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处理进展的公告,披露了今年造成5人死亡、8人受伤的“2.27”较大中毒事故调查报告概况,并声称已收到吉林省应急管理厅下发的行政处罚告知书,罚款金额为69万元。2021年2月27日21时30分,吉林化纤公司生产过程中高压电缆短路停电,造成一生产车间部分排风设备停止运行。23时10分恢复供电,相关岗位工人在准备恢复生产过程中,吸入有毒气体,被迅速送往专业医院进行救治,5人经抢救无效死亡,8名伤者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没有生命危险。吉林省应急管理厅已于7月9日在官网发布了《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2·27”较大中毒事故调查报告》,报告指出这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包括总经理助理在内12名企业有关人员受到处理。事故直接原因为:公司长丝八车间部分排风机停电停止运行,该车间三楼回酸高位罐酸液中逸出的硫化氢无法经排风管道排出,致硫化氢从高位罐顶部敞口处逸出,并扩散到楼梯间内。硫化氢在楼梯间内大量聚集,达到致死浓度。一名员工在经楼梯间前往三楼作业岗位途中,吸入硫化氢中毒,在对其施救过程中多人中毒,导致事故后果扩大。调查报告部分内容一、事故发生经过2021年2月2...
发布时间:
2021
-
08
-
19
浏览次数:11
第六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 FCVC 2021 )于2021年6月8-10日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举办。国际能源转型一直沿着从高碳到低碳、从低密度到高密度的路径进行,而被誉为“21 世纪能源”的氢气是目前公认的最为理想的能量载体和清洁能源提供者。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二次能源,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且符合我国碳减排大战略。同时有利于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是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媒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在此前接受专访时表示,为了如期实现破达峰、碳中和等目标,我国有必要将加快发展氢能产业作为重要途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必须推进低碳发展,推进低碳发展的重点是实现能源结构转型,而氢能正好是零污染的清洁能源。加快发展氢能产业,将有利于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开发,推动能源低破转型,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为实现我国'二氧化破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破中和目标作出突出贡献。本次大会云集了众多内业专家及嘉宾,其中,同济大学章桐教授也应邀参加了本次大会,并主持了《基于应用场景需求的燃料电池解决方案及中重型车技术发展路径》的分论坛。据悉,章桐教授是德国舍弗勒集团全球监事会成员,同济大学教授与学术委员会委员, 同济大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究所所长,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也是德燃动力创始人, 德...
发布时间:
2021
-
08
-
18
浏览次数: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