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牧场,大多数人马上会想到广袤的草地和遍地跑的牛羊。但这只是人们传统印象中的牧场,如今有一种新型的牧场,它不在陆地上,而在海里,名为海洋牧场。
什么是海洋牧场?
海洋牧场可以简单理解为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通过投放建造人工渔礁等作为栖息地,创造适宜生物种苗生活的环境,然后采用增殖放流的方法,将人工培育的生物种苗放入海中,让它们直接以海洋中的天然饵料为食,从而实现增加海洋渔业资源生物量的目的。
海洋牧场长什么样?
海洋牧场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人工渔场,有适宜海洋生物生长繁殖的海域,将人工放养的鱼、虾、贝、藻等海洋生物聚集在一起,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放养。以陆地牧区的环境为例,海洋牧场中的“植被区”主要由人工鱼礁、海草床和海底森林组成,人为制造的海底“山脉”便于形成上升流等人工海流,形成的水循环方便将海底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为放养的海洋生物提供天然饵料。
海洋牧场建在哪里?
海洋牧场的建造首先需要考虑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海水清而不浊,透明度高且不能太深;二是水流平缓,不能太急,海底还需坚硬平坦。满足这两个基本条件,才能建造海洋牧场。
海洋牧场可以分为哪几类?
海洋牧场可根据不同的属性分为多种。按海域不同来分,有沿岸(浅海)海洋牧场和大洋(深海)海洋牧场;按功能不同来分,有休闲观光海洋牧场、养殖生产海洋牧场以及多功能海洋牧场等。这些海洋渔场的建立为经济活动的进行提供了场地。
为什么要建设海洋牧场?
建设海洋牧场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某些经济品种的产量或者是整个海域的鱼类产量,以确保水产资源保持稳定持续的增长;二是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做到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从而形成可持续性的生态渔业。
海洋牧场比海水养殖更重视环境与品质,不仅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扩大养殖生物的活动区域,还保证了养殖产品与野生产品具有相同的品质,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海洋牧场的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也最难掌控的就是海洋气候和海洋水质。良好的水质环境是实现海产养殖高产、高效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适宜的气候条件不仅是水产生物生长、繁殖及抵抗疾病等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于海洋牧场的建设来说,两者至关重要。
借助智能水质传感器、室外气象站等设备实现对海洋气象环境和水质环境的实时监测,有效防范极端天气,及时处理污染水质,为水产养殖与生态环境提供更精准的数据依据,实现海洋牧场养殖集约、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