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新冠病毒在海外持续蔓延,B.1.617.2德尔塔正在成为全球主要流行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7月12日发出警告:德尔塔变种病毒已扩散至104个国家,传播能力显著增强,正以烈火燎原之势席卷全球,带来新冠病例和死亡的新一轮激增,全球新冠疫情再度面临严峻态势。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德尔塔究竟有多“毒”?病毒载量是原始毒株的1260倍6月10日 我国广州 输入的德尔塔变种病毒,病毒载量为原始株的1260倍,在短短的10天内就传了五六代,第三代接触者与第四代接触者擦肩而过14秒就已经感染(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也出现相同传播的病例),累计感染167人。7月17日 南京禄口机场的德尔塔变种病毒,在10天内蔓延5省10市153人,比英国新冠病毒阿尔法变异株提高了40%,对年轻人和小孩同样具有感染能力。德尔塔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哪些?1、呼吸道泡沫的传播是打喷嚏、咳嗽、说话的泡沫携带病毒,与他近距离接触的人感染是*重要的方法。2、接触污染物传播。呼吸道泡沫和分泌物污染物体表面,病毒可以存活一段时间。其他人用手接触被污染物体表面,感染病毒,接触自己的嘴、眼、鼻时会感染。3、也可形成空气传播,或称为气溶胶传播,尤其是在室内,通风不佳的狭小空间,如有感染者咳嗽、打喷嚏,可形成非常细小的呼吸道分泌物颗粒,可在空气中悬停,其它人吸入,可引起感染,甚至排出病毒的人离开这个空间,在空气中仍有病毒存在一定时间,其它人进入后可引起感染。面对传播力更强的“德尔塔”变异病毒,公共场所、办公环境及家庭中的科学更加重要。早在去年疫情期间,专家们积极科研攻关战“疫”,相关测试结果表明,纳米气泡臭氧水溶液在CT值4 mg/L·min条件下,对新冠病毒取得了99.99%的杀灭效果。以臭氧为核心的上等氧化工艺可以高效地灭活病毒,*终臭氧分解为氧气,是针对新冠病毒消杀的安全、绿色、环保的技术...
说明: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在线监测,确保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愈发重要。变电站环境气体浓度安全监测报警系统是电网系统运行管理中的部分内容,能对水浸、温湿度、六氟化硫、门禁等动力环境内容进行监控,在发生异常时自动告警,是提高电力设备运行稳定性,保障用户正常用电的辅助系统。变电站环境气体浓度安全监测报警系统的功能1、对电力的设备信息收集、判断分析,例如:供配电、蓄电池、开关电源、高压/低压电柜等。在电力设备发生运行参数异常、设备停止工作等情况时能够迅速判断故障点,并通知工作人员。2、对监测环境变化的传感设备进行遥控及数据显示,例如:精密/普通空调、温湿度、加/除湿机、烟雾、水浸等。当出现环境异常变化时工作人员就能了解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环境问题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开启空调提高温度、遥控除湿机降低湿度等。3、通过相应的监测设备,实现对空气中的氧气、六氟化硫、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气体的检测,发现有气体在空气中超过一定的占比时,将自动发出告警信号,该功能在防止有毒气体泄露,提高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问题上十分有用。4、对门禁出入进行管理,实现多卡开门、指纹开门、人脸识别等开门方式;提供人员权限设置、远程开门以及人员进出记录及查询;根据预先的设定,对门禁人员进出进行实时显示并记录,并提供考勤功能。变电站环境气体浓度安全监测报警系统从各个方面提高运维人员对变电站的管控力度,进一步加强了供配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防范了有毒气体泄漏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避免了企业的损失。变电站环境气体浓度安全监测报警系统对空气中的氧气、六氟化硫、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气体的检测,深圳三达特推荐氧气传感器S+4OX,系列是一种独显著特点是使用寿命长,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非常适合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及仪器。
说明:
车用传感器的种类非常多,而车用气体传感器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汽车发动机所用的传感器中,气体传感器数量占比超过50%,大种类达到5-6个。保守估计,我国每年需要超过2亿个氧传感器、1000万个氮氧传感器、500万个颗粒物传感器。在汽车智能化、自动化的势头下,车用气体传感器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风口。车用气体传感器是汽车尾气处理系统中的关键零部件,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来源,它决定着汽车排放物的控制水平,在降低排放污染、提高能源使用率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从外部环境来看,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碳氢化合物(HC)等不同物质,因此需要不同的传感器对其进行检测,以提高汽车燃油的燃烧效率和能源转化率,减少污染性气体排放。目前在汽车上使用的气体传感器主要有氮氧化物传感器、氨气传感器和颗粒物传感器等。从内部环境看,车内空气质量成为消费者买车时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早在2011年,国家环保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27630-2011),自2012年3月1日正式实施。车内的TVOC、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等有害气体,都可以通过相应的气体传感器来进行检测。新能源汽车前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后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是未来汽车工业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是全球汽车与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从安全角度看,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燃气检测、氢气检测和电池泄漏检测,都需要传感器的助益。在我国实行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的背景下,国内汽车工业对于汽车节能减排的要求日趋严格。作为汽车节能减排的关键零部件,除了广阔的市场,对气体传感器的技术指标、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车规级可靠性,要求传感器在极端环境(高低温度、湿度、振动、电负荷、EMC等)下能够可靠运行。传感器的灵敏度、响应速度、重复性、测量...
说明:
一氧化碳报警器也简称为CO报警器,通常被应用于一些工业以及家用场合中比较多,一氧化碳CO报警器在工作方式方面主要以嗅探一氧化碳气体的方式进行。一氧化碳CO报警器机器内部主要由一氧化碳CO传感器以及前置的放大电路组成,可以吸顶式安装也可以壁挂式安装,对于实时监测方面,对于监测环境中的一氧化碳泄漏情况可以进行很好的监测。每年秋冬季节,随着燃气热水器、煤气暖炉和农村燃煤取暖的使用率上升,是一氧化碳气体中毒高发的时节。煤气、燃气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为一些人安全意识淡薄以及用气不当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大风降温天气对安全防范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极易诱发群死群伤恶性生产安全事故和一氧化碳中毒等非生产类伤亡事故。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都是我国北方农村地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气体中毒的高发时期。农村地区居民使用煤炉、土暖气取暖时往往门窗紧闭,加上冬季低气压、低风速、湿度大等不利于烟道排烟的气箱要素,这些因素叠加可能造成一氧化碳气体中毒。有资料显示,人吸入一氧化碳气体浓度为220mg/m3,1小时可中毒;吸入浓度为1800mg/m3,1小时可致死;当浓度达到14080mg/m3时,1分钟即可“闪电死亡”。日常生活中,关于一氧化碳的误区有哪些,你都知道吗?误区1:只有烧煤才会引起中毒事实上,凡是含有碳的燃料,如汽油、煤油、木炭等,在缺氧无法充分燃烧时,都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误区2:有臭味就是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是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气体是无色无味的,也正因此一氧化碳中毒才不易被察觉。误区3:在炉边放清水、白菜叶、橘子皮、松树枝等或在地上洒些水,可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无论是白菜叶还是水,都不能与一氧化碳起任何化学反应,这些东西既不能化解也不能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关键还得靠通风。误区4:煤气中毒经抢救恢复了健康后就平安无事了有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2周-3个月的时间里又突然出现痴呆、大小...
说明:
有毒气体报警器可广泛应用于石油、燃气、化工、油库等存在有毒气体的石油化工行业,用以检测室内外危险场所的泄漏情况,是保证生产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仪器,仪器采用工业级高可靠性的电化学或红外传感器,使其具有高稳定性和无需维护的特点,体现了高技术发展水平。接下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以下关于氯气对于人体的危害: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易压缩,可液化为黄绿色的油状液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可用作为强氧化剂。氯气中混和体积分数为5%以上的氢气时遇强光可能会有爆炸的危险。氯气具有毒性,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损害。氯气能与有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氯气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氯气在早期作为造纸、纺织工业的漂白剂。氯气吸入后与粘膜和呼吸道的水作用形成氯化氢和新生态氧。氯化氢可使上呼吸道粘膜炎性水肿、充血和坏死; 新生态氧对组织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并可形成具细胞原浆毒作用的臭氧。氯浓度过高或接触时间较久,常可致深部呼吸道病变,使细支气管及肺泡受损,发生细支、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由于刺激作用使局部平滑肌痉挛而加剧通气障碍,加重缺氧状态; 高浓度氯吸入后,还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的心跳停止。氯气中毒不可以进行人工呼吸。急性中毒主要为呼吸系统损害的表现。1、起病及病情变化一般均较迅速。2、可发生咽喉炎、肺炎或肺水肿,表现为咽痛、呛咳、咳少量痰、气急、胸闷或咳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可无明显阳性体征或有干、湿性罗音。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3、重症者尚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进行性呼吸频速和窘迫、心动过速,顽固性低氧血症,用一般氧疗无效。4、少数患者有样发作,出现喘息,肺部有音。5、极高浓度时可引起声门痉挛或水肿、支气管痉挛或反射性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