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氧气进入人体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常压下,当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超过40%时,人就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氧浓度在40%~60%时,人会感觉胸骨后不适,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有烧灼感,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氧浓度达到80%以上时,人会表现出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最终死亡。长期处于氧气分压为60千帕至100千帕(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会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失明。
说明:
工业气体主要危险特性包括易燃易爆(例如液化气、高压气瓶)、有毒有害(例如氯气)、窒息(除氧气外的所有气体)、高温烫伤(例如蒸汽)。1、定期巡回检查,及时发现泄漏点,并进行现场处理。如有必要,为巡检人员配置便携式可燃气分析仪和有毒气体分析仪、防护用品。2、现场安装可燃气体传感器和有毒气体传感器报警器,一旦发生泄漏,且积聚至一定浓度时,自动报警。工作人员可以迅速戴好工器具和劳保用品,进行现场处理。3、定期对可燃气传感器和有毒气体传感器进行校验,确保好用。4、编制应急处置预案,定期演练,增强应急处置能力。5、确保应急处置物资,成立管理网络,建立信息沟通机制。6、定期对设备和管线进行检测,保证设备、管线强度,减少泄漏概率。7、避免超温、超压操作,避免设备管线受到外力撞击,减少泄漏概率。8、做好设备、管线的防腐保温,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泄漏概率。
说明:
1.工业氧中的杂质和有害气体对上下呼吸道都能造成损伤。鼻黏膜损伤后会流清鼻涕;下呼版吸权道损伤可以引起呼吸道黏膜水肿,气道痉挛,造成通气功能不良、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低氧血症又可造成头晕、头疼)。2.工业用氧气瓶中可能混有其他工业气体,严重时会造成患者死亡。为此,国家已于1998年明文规定医院禁止给病员使用工业氧气以及未取得许可证的液态氧。如果只是从事焊接工作氧气不是直接的威胁要素,倒是电弧或焊接烟气对人体专有伤害。工业氧气只是在属长时间浓度超过40%时才会对人体有伤害。这种情况只会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大量氧气泄漏时才会产生,比如制氧厂贮气罐周边或产生液体氧泄漏时。
说明:
生活中大家难免遇到很多的危险事情,毒气泄漏就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事情,但是空气无处不在,所以毒气泄漏对人的伤害很大。那么如何应对各式各样的毒气泄漏事件?1. 所谓毒气,自然就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有毒气体,比较常见的毒气伤害包括对人体皮肤、呼吸道、眼镜以及神经系统等造成伤害,其中呼吸道属于最常见的毒气伤害类型,这就是很多在毒气环境下或者存在毒气泄漏隐患的环境下作业必须要佩戴防毒面具的原因。即使佩戴了防毒面具,当毒气浓度过大或者防毒面具选择不合理的情况下甚至也会发生毒气中毒事件。2. 毒气来临应该迅速向上风方向或侧风方向转移,不要在低洼处滞留。有条件的可转移到有滤毒通风装置的人防工事内,堵住明显的缝隙,关闭空调机、通风机等,熄灭火种,尽可能躲在背风无门窗的地方。要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撤离的路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内。离开污染区后,要脱去污染衣服,及时进行消毒。必要时应到医务部门检查或诊治。3. 立刻.疏散周围人群,如有不适立刻送去空气流通处等待救缓。自己不清楚怎么断绝毒气源头的不要轻举妄动,能做最简单的就是打电话报警请求专家救缓,如果是煤气就不可以打电话,打电话容易造成爆炸。
说明:
工业气体主要的危险就是易燃易爆的,还有就是有害气体等,当然不只是这些了,还有的是窒息和烫伤,下面就跟大家一起来讲讲怎么防止有害气体的泄露:1、定期巡回检查,及时发现泄漏点,并进行现场处理。如有必要,为巡检人员配置便携式可燃气分析仪和有毒气体分析仪、防护用品。 2、现场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和有毒气体报警器,一旦发生泄漏,且积聚至一定浓度时,自动报警。工作人员可以迅速戴好工器具和劳保用品,进行现场处理。3、定期对可燃气报警器和有毒气体报警器进行校验,确保好用。4、编制应急处置预案,定期演练,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5、确保应急处置物资,成立管理网络,建立信息沟通机制。6、定期对设备和管线进行检测,保证设备、管线强度,减少泄漏概率。7、避免超温、超压操作,避免设备管线受到外力撞击,减少泄漏概率。8、做好设备、管线的防腐保温,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泄漏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