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看着天然气爆炸现场一片狼藉的照片,叫人真为受牵连的居民和路人担心。套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预防流感是一种公德,可以说安全用气更是一种公德。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天然气管道设施老化以及人为的挤压,容易造成泄漏,一旦燃气泄露,冰箱启闭、电话响铃、衣物静电皆可成为火源。 天然气泄漏折射出部分市民安全意识之淡漠。天然气公司工作人员列出了天然气使用的怪圈:抄表员入户难、整改建议不理会、违章用气行为多。“有人装修把管线密封起来;有的私拉滥接,有的在管道上挂重物,有的接头不用管卡、软管不坏不换……” 天然气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全。而安全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维护,以安全为基石,将安全置于发展之上,否则离开安全的发展,即便眼前轰轰烈烈、形势喜人,但隐藏的安全隐患一旦爆发,发展的成就将前功尽弃,剩下的只是“悔恨”和“教训”。
说明:
氨气是化工行业常见的一种气体,也是对人体构成了危害的一种气体,它对人体的危害不仅仅在于氨气泄漏会使人体中毒,还会容易发生爆炸事故,这个也是由氨气的双重性决定的,因为它既有可燃性又具有毒性这么两种特性。 氨气的危害:氨气吸入人体,少部分为二氧化碳说中和,余下的进入血液,主要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运氧功能。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会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头晕、呕吐、乏力等。若吸入的氨气过多,导致血液中氨浓度过高,就会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的停搏和呼吸停止,危及生命。 氨气较少能够致癌,对人体的危害也相对少些,但是也应引起大家的注意。氨气对所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批坏细胞膜结构。当浓度过高的时候,可以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向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 在工作或生活场中如有氨气泄漏的地方(氨气常见的场所有化工车间和养殖场所),应当安装固定式氨气传感器或者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用于检测氨气泄漏的情况,防止泄漏超标发生危险事故。
说明:
首先,你需要了解氧气的负作用!氧气是人类生存必不行少的一种气体,没有氧气人类能够在短短数分钟内窒息逝世。殊不知在氧气含量过高的情况下,对人类的损害也是不行忽略的。别的,氧气是多种可燃气体的助燃剂,可与多种有毒有害气体发作反响,机油也许致使爆破事故。一、过度吸氧的负效果:人如果在大于0.05MPa(半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对一切的细胞都有毒害效果,吸入时刻过长,就也许发作“氧中毒”。肺部毛细管屏障被损坏,致使肺水肿、肺淤血和出血,严重影响呼吸功能,进而使各脏器缺氧而发作损害。在0.1MPa(1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人只能存活24小时,就会发作肺炎,较终致使呼吸衰竭、窒息而死。人在0.2MPa(2个大气压)高压纯氧环境中,较多可逗留1.5小时~2小时,超过了会致使脑中毒,生命节奏失调,精力紊乱,回忆损失。如参加0.3MPa(3个大气压)乃至更高的氧,人会在数分钟内发作脑细胞变性坏死,抽搐昏迷,致使逝世。此外,过量吸氧还会促进生命衰老。进入人体的氧与细胞中的氧化酶发作反响,可生成过氧化氢,进而成为脂褐素。这种脂褐素是加速细胞衰老的有害物质,它堆积在心肌,使心肌细胞老化,心功能减退;堆积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老化和硬化;堆积在肝脏,削弱肝功能;堆积在大脑,致使智力下降,回忆力阑珊,人变得发呆;堆积在肌肤上,构成老年斑。 二、缺氧和富氧对人体的影响:氧气浓度(%体积)预兆(大气压力下)23.5%富氧,有激烈爆破风险20.9%氧气浓度正常19.5%氧气较小允许浓度15-19 %下降工作效率,并可致使头部、肺部和循环系统疑问10-12%呼吸短促,判断力损失,嘴唇发紫8-10%智力损失,晕厥,无意识,脸色苍白,嘴唇发紫,厌恶呕吐6-8%8分钟,100%丧命/6分钟,50%丧命/4-5分钟经治疗可康复4-6%40秒内抽搐,呼吸停止,其它方面:如:它本身作为助燃剂与乙炔、丙烷等可燃气体合作运...
说明:
近几年,由于燃油车带来的环境压力,新能源汽车在作为发展可替代能源,建设可持续发展低碳社会的重要一环应运而生,凭借政府支持和补贴,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起来,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量越多,出现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多,这不,近日新能源汽车又爆炸了!电动汽车的安全再次预警,有网友说:口口声声为了环保,这到底是车还是炸弹?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自燃的事件越来越多,就连在新能源汽车的特斯拉也在一年内出现过6次自燃事件,所以有网友说新能源汽车是一个移动的炸弹也不为过。而每次自燃的背后都是以生命的作为代价啊!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必须要引起重视,安全是动力电池的命根!是新能源汽车的命根!大家开始越来越关注电动车的安全。新能源汽车有三条技术路线: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人类对氢能应用自200年前就产生了兴趣,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就广泛开展了氢能研究。 早在1970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技术研究中心就提出了“氢经济”的概念。1976年美国斯坦福研究院就开展了氢经济的可行性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多种因素的汇合增加了氢能经济的吸引力。这些因素包括:持久的城市空气污染、对较低或零废气排放的交通工具的需求、减少对外国石油进口的需要、CO2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储存可再生电能供应的需求等。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新能源,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是人类的战略能源发展方向。氢能源汽车具有环保性能佳、转化效率高、加注时间短、续航里程长等优势,是未来汽车工业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应对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战略举措。发展氢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与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各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氢能源汽车,并积极推动配套设施的建设,设立专项进行研发与示范推广,并制定各种政策抢占先机。目前全球氢能源汽车已...
说明:
目前我国气体传感器已在一些化工,船泊,燃气,石油,医药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国内还是有很多需要用到气体传感器的中小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开支,把这重要的工作给忽略了。他们认为不出事就是安全生产,但是他们难道没有意识到,如果出事了就来不及了吗,安全事故都是要预防为主,那么哪些地方是必须要安装气体传感器的呢?下面我举个例子:比如涂装车间有哪些地方需要气体传感器的。 涂装车间火灾危险性分类一般均可以划分为丁类,我国有些城市消防主管部门对此的认识也不足,多次把本可定义为丁、戊类厂房的定义为丙类,这一点应特别注意。事实上新版(GB 50016-2006)第3.1.2对此已有了明确规定。其它相关规定还有在工业消费中,有毒气体传感器安装的设置场所要根据现行的国家规范《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50016-200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50160-92,99年修订版)肯定。《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50016-2006)中规则,建筑物内可能分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场所应设可燃气体报警安装(11.4.2条)。《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50160-92,99年修订版)中规则,在运用或产生甲类气体或甲、乙A类液体的安装内宜接区域控制和重点控制相分离的准绳,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探头(4.6.11条);在可能走漏甲类气体和液体的场所内,应设可燃气体报警仪(5.1.4条)。 还有一个行业规范,《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SH3063-1999),是检测仪设置的主要根据,其中规则,消费或运用可燃气体的工艺安装和储运设备(包括甲类气体和液化烃、甲B类液体的储罐区、装卸设备、灌装站等,下同)的2区内及附加2区内,应设置气体传感器。消费或运用有毒气体的工艺安装和储运设备的区域内,应设置有毒气体传感器(3.0.1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