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有毒气体报警器可广泛应用于石油、燃气、化工、油库等存在有毒气体的石油化工行业,用以检测室内外危险场所的泄漏情况,是保证生产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仪器,仪器采用工业级高可靠性的电化学或红外传感器,使其具有高稳定性和无需维护的特点,体现了高技术发展水平。接下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以下关于氯气对于人体的危害: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易压缩,可液化为黄绿色的油状液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可用作为强氧化剂。氯气中混和体积分数为5%以上的氢气时遇强光可能会有爆炸的危险。氯气具有毒性,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损害。氯气能与有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氯气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氯气在早期作为造纸、纺织工业的漂白剂。氯气吸入后与粘膜和呼吸道的水作用形成氯化氢和新生态氧。氯化氢可使上呼吸道粘膜炎性水肿、充血和坏死; 新生态氧对组织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并可形成具细胞原浆毒作用的臭氧。氯浓度过高或接触时间较久,常可致深部呼吸道病变,使细支气管及肺泡受损,发生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由于刺激作用使局部平滑肌痉挛而加剧通气障碍,加重缺氧状态; 高浓度氯吸入后,还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的心跳停止。氯气中毒不可以进行人工呼吸。 急性中毒主要为呼吸系统损害的表现。1、起病及病情变化一般均较迅速。2、可发生咽喉炎、肺炎或肺水肿,表现为咽痛、呛咳、咳少量痰、气急、胸闷或咳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可无明显阳性体征或有干、湿性罗音。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3、重症者尚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进行性呼吸频速和窘迫、心动过速,顽固性低氧血症,用一般氧疗无效。4、少数患者有哮喘样发作,出现喘息,肺部有哮喘音。5、极高浓度时可引起声门痉挛或水肿、支气管痉挛或反射性呼吸中枢...
说明:
16日19时左右,在呼伦贝尔驰宏矿业有限公司铅厂,2名人员对除尘系统开展检查。几分钟后,由于电话联系不上他俩,于是另外2名人员前去查看,发现此前对除尘系统进行检查的2名人员已经倒地昏迷,于是立即展开救援。但因为未佩戴正压呼吸器,1名救援人员也倒地昏迷。见此情景,另一名救援人员急忙退出并向上报告,随后救援人员佩戴防护用品将倒地昏迷的3名人员救出。19时45分左右,先前倒地的2名人员经现场抢救,已无生命体征。倒地昏迷的救援人员于20时许送至医院抢救,20时30分左右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有限空间历来是威胁员工生命安全的“隐形杀手”,有限空间安全事故一再发生,尤其是高温天气下,是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高发期。有限空间狭小,通风不畅,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严重后果。关键在于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让有限空间作业成为“高危”行业,只有正确的了解有限空间,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事故的发生。1.什么是有限空间?有限空间是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密切接触的场景。有限空间包括:密闭空间和受限制的空间,一般在管道、隧道、下水道、洞穴、地窖、矿洞等地事故多发,是企业易忽视的高风险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的正确操作方式?这些事故暴露出一些企业对有限空间中毒亡人风险认识不清,不落实“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要求,安全培训不到位、防护装备不齐全等问题。加强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实现从日常监管、作业监控、应急救援的闭环管理,这既是企业自身安全发展需要,也是政府安全监管需要。除了在日常生产作业中进行基础安全排查外,如何借助更科技的手段才能彻底杜绝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发生呢?有限空间暴露出的五大问题:一. 未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安全风险辨识不到位。污水池、化粪池、沼气池、腌渍池、纸浆池、市政管道、地下室等各类有限空间,在清淤清污和检维修作业过程中极易造成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
说明:
硫化氢气体传感器检测化纤公司车间有毒气体泄漏 硫化氢的物理特性硫化氢,分子式为H2S,分子量为34.076,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浓度极低时便有臭味,有剧毒(LC50=444ppm硫化氢的危害7月14日,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处理进展的公告,披露了今年造成5人死亡、8人受伤的“2.27”较大中毒事故调查报告概况,并声称已收到吉林省应急管理厅下发的行政处罚告知书,罚款金额为69万元。硫化氢气体传感器检测化纤公司车间有毒气体泄漏 硫化氢的物理特性硫化氢,分子式为H2S,分子量为34.076,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浓度极低时便有臭味,有剧毒(LC50=444ppm硫化氢的危害7月14日,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处理进展的公告,披露了今年造成5人死亡、8人受伤的“2.27”较大中毒事故调查报告概况,并声称已收到吉林省应急管理厅下发的行政处罚告知书,罚款金额为69万元。
说明:
什么是清洁能源汽车?以氢燃料电池电动车为例,国外技术已相当成熟,它是一种使用电动机驱动,以氢燃料经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电能为动力源的新能源汽车。由于化学反应后只生成水,排放接近于零,对比锂电池类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没有续航焦虑问题,无需改变使用习惯,加氢过程只需 5 分钟,长期使用后也没有大容量电池报废后带来的污染问题,因此被称为清洁能源汽车。我国将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布局上面拉近与国外的差距?在讨论差距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历史。如果说电动汽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 1834 年 Thomas Davenport 在美国制造出第一辆直流电机驱动的电动车的话,燃料电池汽车历史也是相当悠久的。1838 年,德国化学家克里斯提安·弗里德里希·尚班提出了燃料电池原理,20 世纪 60 年代,应用在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的阿波罗登月飞船上,但受到技术与成本的限制,发展速度缓慢,一直停留在演示阶段。直到 2014 年,燃料电池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以丰田等日本公司的大力推进下,部分燃料电池汽车已实现量产,比如丰田 Mirai(参数|图片)(4 座,续航里程 500 公里)。率先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这一点,或许与日本资源匮乏不无关系,此外日本这几年也出台了不少政策,来鼓励发展先进的传统燃油发动机和电动发动机,简单来讲就是双管齐下,而中国在政策端,虽然科技部的万钢部长在 2002、03 年归国之时就开始推行氢燃料电池汽车,但总补贴的角度来看,还是以鼓励纯电动为主的布局,直至 2017、18 年,国家开始大力发展氢能源,并在 2020 年 11 月 2 日国务院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中特别提到要“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但总的来说,对比日本或者欧美,我们是落后的。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当年我国在燃油汽车方面落后很多代,包括现在的燃油车发动机都...
说明:
近来由于冷媒泄露引发的爆炸、起火等安全事故频发,伴随R22冷媒的退出,R407C、R410A、R134a 、R290、R32等新冷媒开始逐步进入市场,新冷媒R290和R32的易燃、可燃性让空调的安装维修增添了不少危险系数,一旦发生泄露,有可能造成无法想象的后果。那么如何防止冷媒泄露呢?以下是空调最容易泄露的九个部位和解决办法,希望每一个师傅都能仔细查看防范于未然。一.四通换向阀泄露冷暖型空调器四通阀下面三根铜管夹角处泄漏较多,若发现夹角处有油迹,说明有漏点。修理的方法是:先用毛巾把油迹擦干净,并用洗涤灵检漏,把漏点用钢针作标记,然后放掉制冷剂,用湿毛巾把四通换向阀包扎冷却。焊接时,要根据自己掌握火焰技术,对准漏点,当夹角达到焊接温度时,迅速点银焊条焊接。操作手法要快,争取焊接一次成功,试压不漏。解决办法:修理的方法是:先用毛巾把夹角地记处油迹擦干净,并用洗涤灵检漏,把漏点用钢针作标记,然后放掉制冷剂,用湿毛巾把四通换向阀包扎冷却。焊接时,要根据自己掌握火焰技术,对准漏点,当夹角达到焊接温度时,迅速点银焊条焊接。操作手法要快,争取焊接一次成功,试压不漏。初学者遇到四通换向阀夹角外漏故障,最好采用胶粘法补漏。因尼龙阀芯滑块距漏点夹角较近,加之仰焊有一定难度,操作不当会把阀芯烘烤变形。一旦四通阀滑块串气,空调器冷热都不制,由原来微漏的小故障,变成了非换四通阀不可的大故障。这给用户造成了时间上、经济上的损失。四通阀夹角胶粘法补漏和压缩机的胶粘法一样,经过试压检漏、抽空、加氟,空调器换向阀夹角泄漏故障即可排除,恢复制冷。二.管路凹憋处泄露管路凹瘪泄漏多出现在家庭装修后。有的装修工人不懂制冷管路内有制冷剂;随便弯动,由于管路外有保温套,弯瘪后不容易被发现。管路凹瘪后,制冷剂漏掉,再次开机加氟,制冷系统出现两次截流症状。解决办法:例:一台KRR-32GW分体式空调器不制冷。用压力表试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