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有毒气体报警器可广泛应用于石油、燃气、化工、油库等存在有毒气体的石油化工行业,用以检测室内外危险场所的泄漏情况,是保证生产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仪器,仪器采用工业级高可靠性的电化学或红外传感器,使其具有高稳定性和无需维护的特点,体现了高技术发展水平。接下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以下关于氯气对于人体的危害: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易压缩,可液化为黄绿色的油状液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可用作为强氧化剂。氯气中混和体积分数为5%以上的氢气时遇强光可能会有爆炸的危险。氯气具有毒性,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损害。氯气能与有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氯气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氯气在早期作为造纸、纺织工业的漂白剂。氯气吸入后与粘膜和呼吸道的水作用形成氯化氢和新生态氧。氯化氢可使上呼吸道粘膜炎性水肿、充血和坏死; 新生态氧对组织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并可形成具细胞原浆毒作用的臭氧。氯浓度过高或接触时间较久,常可致深部呼吸道病变,使细支气管及肺泡受损,发生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由于刺激作用使局部平滑肌痉挛而加剧通气障碍,加重缺氧状态; 高浓度氯吸入后,还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的心跳停止。氯气中毒不可以进行人工呼吸。 急性中毒主要为呼吸系统损害的表现。1、起病及病情变化一般均较迅速。2、可发生咽喉炎、肺炎或肺水肿,表现为咽痛、呛咳、咳少量痰、气急、胸闷或咳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可无明显阳性体征或有干、湿性罗音。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3、重症者尚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进行性呼吸频速和窘迫、心动过速,顽固性低氧血症,用一般氧疗无效。4、少数患者有哮喘样发作,出现喘息,肺部有哮喘音。5、极高浓度时可引起声门痉挛或水肿、支气管痉挛或反射性呼吸中枢...
说明:
2020年11月3日,《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建议中提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新一代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此同时,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1、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支持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推进标准对接和数据共享。2、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3、鼓励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合作4、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汽车是20世纪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百年来人类科技发展的重要结晶,以石油为燃料的汽车工业曾经是世界各强国经济腾飞的龙头和重要支柱。近年来,世界主要汽车大国纷纷加强战略谋划、强化政策支持,跨国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产业布局,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未来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涉及上中下游等多个细分行业,包括零部件、电池、整车、充电桩等。而安全问题一直是新能源汽车备受关注的焦点,事实上,作为新能源汽车安全的核心,动力电池的安全技术持续升级,并且已从单体安全转向系统安全,不断“加粗”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底线。工采网联合日本费加罗公司推出的车载系列传感器模组,采用半导体原理,电化学原理等传感器制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稳定性,有多种型号可供选择,可检测多种目标气体,广泛应用于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新能源氢气检测、易燃易爆充电桩、天然气车安全监测等各种场合。 规划还指出,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说明:
硫化氢的物理特性硫化氢,分子式为H2S,分子量为34.076,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浓度极低时便有臭味,有剧毒(LC50=444ppm<500ppm)。其水溶液为氢硫酸。分子量为34.08,蒸汽压为2026.5kPa/25.5℃,闪点为<-50℃,熔点是-85.5℃,沸点是-60.4℃,相对密度为(空气=1)1.19。能溶于水,易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燃点为292℃。硫化氢为易燃危化品,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硫化氢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7月14日,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处理进展的公告,披露了今年造成5人死亡、8人受伤的“2.27”较大中毒事故调查报告概况,并声称已收到吉林省应急管理厅下发的行政处罚告知书,罚款金额为69万元。2021年2月27日21时30分,吉林化纤公司生产过程中高压电缆短路停电,造成一生产车间部分排风设备停止运行。23时10分恢复供电,相关岗位工人在准备恢复生产过程中,吸入有毒气体,被迅速送往专业医院进行救治,5人经抢救无效死亡,8名伤者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没有生命危险。吉林省应急管理厅已于7月9日在官网发布了《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2·27”较大中毒事故调查报告》,报告指出这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包括总经理助理在内12名企业有关人员受到处理。事故直接原因为:公司长丝八车间部分排风机停电停止运行,该车间三楼回酸高位罐酸液中逸出的硫化氢无法经排风管道排出,致硫化氢从高位罐顶部敞口处逸出,并扩散到楼梯间内。硫化氢在楼梯间内大量聚集,达到致死浓度。一名员工在经楼梯间前往三楼作业岗位途中,吸入硫化氢中毒,在对其施救过程中多人中毒,导致事故后果扩大。调查报告部分内容一、事故发生经过2021年2月27日21时32分,化纤公司总变1号变压器一次侧电源电缆相间短路,三...
说明:
蘑菇广泛分布于地球各处,在森林落叶地带为丰富,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蘑菇在生活时需要多种多样的营养物质,除水和氧气外;还要碳、氮、钾、磷、硫、镁、铁等大量元素和一些微量元素。除了营养物质以外,蘑菇所处环境和条件也影响着它的繁殖生长,每一种食用菌菇都有它对非生物因子(温度、湿度、光线等)的要求和适应水平。在栽培实践中,应尽可能根据各种食用菌的具体要求,模拟和创造出适宜的生活环境,以获得高的产量和好的质量。一、温度食用菇的生长繁殖都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温度适宜,其生命活动旺盛。超过或低于适温,其活力减退或缓慢。菌丝生长适温度为23-25℃,低于5℃生长缓慢,高于25℃菌丝生长虽快,但纤细无力,容易衰老,超过32℃菌丝易衰或发黄、倒状,以至于停止生长。子实体形成适温度为15-18℃,在此温度范围内,出菇期可维持6个月。一般说来,子实体发育适温度比菌丝体生长的适温度低。由于子实体含有比菌丝体更多的蛋白质、糖类等有机化合物,含水量特别大,极容易受病原菌的感染危害,因而在栽培过程中,子实体发生的温度宜控制在稍低一边。二、水分和湿度因为食用菌是喜湿的生物,不论是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成都需要一定的水分和空气相对湿度,没有水分就没有生命。食用菌的各生长发育阶段都需要水分,其子实体发育时需水量更大。水分主要来自培养料,只有基质含水量充分时才能形成子实体。培养料的水分常由于蒸发或采收而受损失,因此平时根据情况喷水。在蘑菇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0—65%,覆土层的湿度应保持在18—20%左右。形成子实体及出菇期间,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0%之间,过低过高都会导致蘑菇的品质下降。三、营养食用菌菇是一种腐生真菌,完全依靠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来生长发育。碳素、氮素、无机盐和维生素等是食用菌营养物质。碳源是食用菌重要的营养来源。除少数的碳水化合物不能被利用之外,它...
说明:
7月24日,吉林省长春市一物流仓库式建筑发生火灾。7月25日5时,现场搜救结束,火灾造成15人死亡、25人受伤。目前企业法人已被控制,事故原因进一步调查中。水火无情……防火这根弦松懈一刻,火灾就会趁虚而入!这次教训足够惨重,希望类似的悲剧不要再发生!物流仓储场所防火须知:物流仓储场所具有建筑面积大,储存货物多,经济价值高,人员高度密集,火灾危险性高、扑救难度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会迅速蔓延,产生大量浓烟,形成立体燃烧,以下五点教你如何防范此类火灾的发生。物流仓储场所火灾防范1.场所应选择阻燃材料进行装修,配备灭火器箱,并按要求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2.火警室119 内外消火栓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系统、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器材,并保持完好有效。应制定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灭火应急预案,场所内禁止住人、煮食烧水吸烟和使用明火。3. 员工应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掌握避难逃生设施使用方法,具备火场自救逃生基本技能。应定期开展消防演练,物流仓储场所应制定落实每日防火巡查制度,成立安全管理小组。4.场所内要做好规划,物资按规划区域码放。码堆区间按要求设置防火间距,预留足够宽度的走道及紧急疏散通道。严格落实安全责任,明确各岗位人员消防安全责任,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每个区域设立消防安全负责人。5.定期对库区库内的消防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自动消防设施、排烟系统运作正常,消防疏散指示标示、应急照明设施完好可用,保持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道的畅通。定期对电气线路进行安全检查更换老旧损坏线路设备,做到人离断电,避免火灾隐患 同时,还要注意:仓库内的货物在堆放时,不得圈占、堵塞消防设施,并应与仓库内的电气线路保持安全距离!仓库内主要通道的距离不少于2米!实际上,很多重大火灾都是由于发现的不及时,错过最佳灭火时机而造成,从而导致火势蔓延,一发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