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液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是氨气在相等的压力作用下,液化而成的。液氨泄露后,由液相变成气相,体积迅速扩大,并随风漂移,易形成大面积的染毒区,同时因为其高挥发性特点,也就是常温下会变成气态,而这一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的热,是周围温度急速降低,对人体极易造成冻伤,当其在空气中的浓度达15.7-27.4%时,遇明火极易发生爆炸,氨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0.2%时,对人体的眼睛、呼吸器官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严重的咳嗽、支气管痉挛、急性肺水肿,当其浓度达到3.7-7%时,在极短的时间内可致人死亡,易溶于水、乙醇、乙醚等,其水溶液呈碱性,对人体具有腐蚀作用。若发生液氨泄漏极易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那么,在日常的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我们应如何预防和处置液氨泄漏事故呢?一、在源头上预防1、选用合格设备,消除事故隐患。这是防止液氨泄漏的前提。在生产、储存和运输液氨的管道、罐体、槽车等营运设备安装完毕后,必须得经公安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及设计安装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或使用。2、严禁过量充装,防止发生爆炸。若过量充装,罐体在某一温度时全部被液体充满,由于液体的压缩性较小,当温度升高时,罐壁所受到的压力增大,容易造成受压零部件损坏,引发泄漏。3、做到合理储存,确保目标安全。由于氨具有危险性,生产使用单位对储运氨的工作要特别警惕,应将它放在阴凉、通风的库棚内,且要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在储存时应与氧、氟、氯、溴、碘及酸类物质分开存放,瓶装液氨在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钢瓶及瓶阀受损。4、强化检修保养,做到防患于未然。经营单位要定期对生产、储存、运输液氨的设备进行耐压强度和气密性实验,一定要做好日常检修、维护保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置,以防发生意外。二、处置措施:1、加强第一出动,科学调集抢险力量。液氨泄漏是紧急事故,要做到首批出动的部队数量多、装备精、力量强,同时现场指挥...
说明:
目前,在工业中氨气传感器的应用很广泛,像养殖场、食品厂、冷库等这些场所都有用到氨气传感器。氨气具有双重性,既属于可燃气体,又属于有毒气体,那么,我们在选择检测氨气泄漏传感器的时候,是选择可燃气体报警器呢,还是选择有毒气体报警器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氨气的性质。 氨气是一种无色而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对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氨的溶解度极高,所以主要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氨通常以气体形式吸入人体,进入肺泡内的氨,少部分为二氧化碳所中和,余下被吸收至血液,少量的氨可随汗液、尿或呼吸排出体外。因为,氨气的毒性要强于可燃性,所以如果环境中有工作人员最好用专门的氨气传感器,如果现场无工作人员,可用可燃气检测仪来检测。另外,在经常有人员活动的液氨制冷机房或其他使用氨制冷的场所,尽量选有毒气体检测仪;在不经常有人员活动的场所,可以选用可燃气体检测仪。
说明:
看着天然气爆炸现场一片狼藉的照片,叫人真为受牵连的居民和路人担心。套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预防流感是一种公德,可以说安全用气更是一种公德。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天然气管道设施老化以及人为的挤压,容易造成泄漏,一旦燃气泄露,冰箱启闭、电话响铃、衣物静电皆可成为火源。 天然气泄漏折射出部分市民安全意识之淡漠。天然气公司工作人员列出了天然气使用的怪圈:抄表员入户难、整改建议不理会、违章用气行为多。“有人装修把管线密封起来;有的私拉滥接,有的在管道上挂重物,有的接头不用管卡、软管不坏不换……” 天然气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全。而安全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维护,以安全为基石,将安全置于发展之上,否则离开安全的发展,即便眼前轰轰烈烈、形势喜人,但隐藏的安全隐患一旦爆发,发展的成就将前功尽弃,剩下的只是“悔恨”和“教训”。
说明:
氨气是化工行业常见的一种气体,也是对人体构成了危害的一种气体,它对人体的危害不仅仅在于氨气泄漏会使人体中毒,还会容易发生爆炸事故,这个也是由氨气的双重性决定的,因为它既有可燃性又具有毒性这么两种特性。 氨气的危害:氨气吸入人体,少部分为二氧化碳说中和,余下的进入血液,主要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运氧功能。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会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头晕、呕吐、乏力等。若吸入的氨气过多,导致血液中氨浓度过高,就会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的停搏和呼吸停止,危及生命。 氨气较少能够致癌,对人体的危害也相对少些,但是也应引起大家的注意。氨气对所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批坏细胞膜结构。当浓度过高的时候,可以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向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 在工作或生活场中如有氨气泄漏的地方(氨气常见的场所有化工车间和养殖场所),应当安装固定式氨气传感器或者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用于检测氨气泄漏的情况,防止泄漏超标发生危险事故。
说明:
首先,你需要了解氧气的负作用!氧气是人类生存必不行少的一种气体,没有氧气人类能够在短短数分钟内窒息逝世。殊不知在氧气含量过高的情况下,对人类的损害也是不行忽略的。别的,氧气是多种可燃气体的助燃剂,可与多种有毒有害气体发作反响,机油也许致使爆破事故。一、过度吸氧的负效果:人如果在大于0.05MPa(半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对一切的细胞都有毒害效果,吸入时刻过长,就也许发作“氧中毒”。肺部毛细管屏障被损坏,致使肺水肿、肺淤血和出血,严重影响呼吸功能,进而使各脏器缺氧而发作损害。在0.1MPa(1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人只能存活24小时,就会发作肺炎,较终致使呼吸衰竭、窒息而死。人在0.2MPa(2个大气压)高压纯氧环境中,较多可逗留1.5小时~2小时,超过了会致使脑中毒,生命节奏失调,精力紊乱,回忆损失。如参加0.3MPa(3个大气压)乃至更高的氧,人会在数分钟内发作脑细胞变性坏死,抽搐昏迷,致使逝世。此外,过量吸氧还会促进生命衰老。进入人体的氧与细胞中的氧化酶发作反响,可生成过氧化氢,进而成为脂褐素。这种脂褐素是加速细胞衰老的有害物质,它堆积在心肌,使心肌细胞老化,心功能减退;堆积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老化和硬化;堆积在肝脏,削弱肝功能;堆积在大脑,致使智力下降,回忆力阑珊,人变得发呆;堆积在肌肤上,构成老年斑。 二、缺氧和富氧对人体的影响:氧气浓度(%体积)预兆(大气压力下)23.5%富氧,有激烈爆破风险20.9%氧气浓度正常19.5%氧气较小允许浓度15-19 %下降工作效率,并可致使头部、肺部和循环系统疑问10-12%呼吸短促,判断力损失,嘴唇发紫8-10%智力损失,晕厥,无意识,脸色苍白,嘴唇发紫,厌恶呕吐6-8%8分钟,100%丧命/6分钟,50%丧命/4-5分钟经治疗可康复4-6%40秒内抽搐,呼吸停止,其它方面:如:它本身作为助燃剂与乙炔、丙烷等可燃气体合作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