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有毒气体报警器可广泛应用于石油、燃气、化工、油库等存在有毒气体的石油化工行业,用以检测室内外危险场所的泄漏情况,是保证生产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仪器,仪器采用工业级高可靠性的电化学或红外传感器,使其具有高稳定性和无需维护的特点,体现了高技术发展水平。 接下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以下关于氯气对于人体的危害: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易压缩,可液化为黄绿色的油状液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可用作为强氧化剂。氯气中混和体积分数为5%以上的氢气时遇强光可能会有爆炸的危险。氯气具有毒性,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损害。氯气能与有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氯气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氯气在早期作为造纸、纺织工业的漂白剂。氯气吸入后与粘膜和呼吸道的水作用形成氯化氢和新生态氧。氯化氢可使上呼吸道粘膜炎性水肿、充血和坏死; 新生态氧对组织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并可形成具细胞原浆毒作用的臭氧。氯浓度过高或接触时间较久,常可致深部呼吸道病变,使细支气管及肺泡受损,发生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由于刺激作用使局部平滑肌痉挛而加剧通气障碍,加重缺氧状态; 高浓度氯吸入后,还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的心跳停止。氯气中毒不可以进行人工呼吸。 急性中毒主要为呼吸系统损害的表现。1、起病及病情变化一般均较迅速。2、可发生咽喉炎肺炎或肺水肿,表现为咽痛、呛咳、咳少量痰、气急、胸闷或咳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可无明显阳性体征或有干、湿性罗音。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3、重症者尚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进行性呼吸频速和窘迫、心动过速,顽固性低氧血症,用一般氧疗无效。4、少数患者有哮喘样发作,出现喘息,肺部有哮喘音。5、极高浓度时可引起声门痉挛或水肿、支气管痉挛或反射...
说明:
10月21日上午8时许,辽宁沈阳市太原南街南七马路宜春小区东区疑似发生燃气爆炸。视频显示,爆炸位置位于太原南街南七马路交会处,路口多栋建筑受损严重,外窗损毁、露出钢筋。据辽宁消防官方微博消息,10月21日,接群众报警,沈阳市太原南街南七马路宜春小区东区疑似发生燃气爆炸。8时25分,南京北街消防救援站出动3车、10人前往现场救援。据沈阳市和平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消息,10月21日8时20分左右,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南街222号(王二牛烤骨头店)发生爆炸,周边多家商铺和居民楼受影响,事件发生后,和平区公安、消防、应急、城建、属地新华街道办事处及燃气供电供水等相关部门已赶到现场应急处置。目前,事故已造成3人死亡,30余人受伤,事件原因正在调查当中。【如何预防燃气爆炸】燃气我们日常生活中都在使用,但是如果使用不当的话,那么危险就在我们身边。如何预防燃气爆炸,这些要牢记!如何预防燃气爆炸:1.发现燃气报警器报警、室内有异味时,在确保自身安全前提下关闭气源,打开门窗通风,到室外安全区域拨打当地天然气报警电话,严禁在燃气泄漏现场用手机或室内电话报警、严禁开关用电设备。2.用气后应同时关闭灶具和管道阀门,入睡前、离家前必须检查燃气灶具和管道阀是否同时关闭。3.胶管长度不超过2米,并与灶具保持一定距离,连接处应有卡具固定,定期检查是否老化并及时更换胶管。4.定期用肥皂水、洗涤液检查燃气设备设施接口、开关、胶管等部位,看有无漏气,严禁用明火检漏。5.使用燃气专用胶管,使用带有熄火保护装置的灶具,灶具的使用年限不超过8年。6.燃气报警装置应24小时通电,使其处于工作状态。电化学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最大的特点,是电流与一氧化碳浓度完全成正比,输出信号与气体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所以信号处理和显示非常方便。而且,电化学传感器的灵敏度比较高,能够及时迅速地发现一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起到报警预防作用。深圳三达...
说明:
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近年来生铁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 钢铁工业总能耗已占全国工业总能耗的15%左右, 而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有效率仅为30%左右。在钢铁联合企业,高炉炼铁又是能耗最高的环节。钢铁工业的节能主要包括减少浪费和增加回收两个方面,其中大力回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能源(例如副产煤气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煤气资源包括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其中高炉煤气排放量约占64%, 焦炉气约占29 % , 转炉气约占7 %, 因此高炉煤气的有效利用是钢厂节能降耗的重中之重。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过程中的副产煤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低热值气体燃料。主要成分为CO、CO2、N2 、H2O、及少量H2,各成分的含量与高炉所用燃料、生铁品种和冶炼工艺密切相关,其常见的组成如表1所示。其中最具有二次利用价值的CO含量仅为25-30%,而惰性组分CO2和N2约占70%,使得高炉煤气的热值很低,一般仅为730-800×4.18 KJ/Nm3左右,而燃料热值只有达到2200×4.18KJ/Nm3左右,才能满足工业炉理论燃烧温度的要求。目前,高炉煤气的利用并不充分,大部分冶金工厂高热值煤气紧缺,而高炉煤气富余,存在不同程度的高炉煤气放散现象,达不到煤气111的有效利用。很多钢铁联合企业一方面在放散高炉煤气,一方面又要购入重油、天然气或者烧自产焦油等作为能源补充。高炉自身热风炉会用掉40 %~50% 的高炉煤气, 其余大部分如果放散到大气中,将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浪费。国家计委、经贸委、科委颁发的《中国节能技术大纲》中要求, 冶金重点企业高炉煤气排放损失率应为4 %以下。因高炉煤气中含CO量在30%以下,造成燃烧速度低、火焰长,因此高炉煤气的理论燃烧温度为1400~1500℃。高炉煤气中有大量N2和CO2,其主要可燃的成份为CO、H2和...
说明:
一氧化碳报警器也简称为CO报警器,通常被应用于一些工业以及家用场合中比较多,一氧化碳CO报警器在工作方式方面主要以嗅探一氧化碳气体的方式进行。一氧化碳CO报警器机器内部主要由一氧化碳CO传感器以及前置的放大电路组成,可以吸顶式安装也可以壁挂式安装,对于实时监测方面,对于监测环境中的一氧化碳泄漏情况可以进行很好的监测。每年秋冬季节,随着燃气热水器、煤气暖炉和农村燃煤取暖的使用率上升,是一氧化碳气体中毒高发的时节。煤气、燃气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为一些人安全意识淡薄以及用气不当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大风降温天气对安全防范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极易诱发群死群伤恶性生产安全事故和一氧化碳中毒等非生产类伤亡事故。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都是我国北方农村地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气体中毒的高发时期。农村地区居民使用煤炉、土暖气取暖时往往门窗紧闭,加上冬季低气压、低风速、湿度大等不利于烟道排烟的气箱要素,这些因素叠加可能造成一氧化碳气体中毒。有资料显示,人吸入一氧化碳气体浓度为220mg/m3,1小时可中毒;吸入浓度为1800mg/m3,1小时可致死;当浓度达到14080mg/m3时,1分钟即可“闪电死亡”。日常生活中,关于一氧化碳的误区有哪些,你都知道吗?误区1:只有烧煤才会引起中毒事实上,凡是含有碳的燃料,如汽油、煤油、木炭等,在缺氧无法充分燃烧时,都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误区2:有臭味就是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是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气体是无色无味的,也正因此一氧化碳中毒才不易被察觉。误区3:在炉边放清水、白菜叶、橘子皮、松树枝等或在地上洒些水,可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无论是白菜叶还是水,都不能与一氧化碳起任何化学反应,这些东西既不能化解也不能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关键还得靠通风。误区4:煤气中毒经抢救恢复了健康后就平安无事了有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2周-3个月的时间里又突然出现痴呆、大小...
说明:
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近年来生铁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 钢铁工业总能耗已占全国工业总能耗的15%左右, 而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有效率仅为30%左右。在钢铁联合企业,高炉炼铁又是能耗最高的环节。钢铁工业的节能主要包括减少浪费和增加回收两个方面,其中大力回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能源(例如副产煤气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煤气资源包括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其中高炉煤气排放量约占64%, 焦炉气约占29 % , 转炉气约占7 %, 因此高炉煤气的有效利用是钢厂节能降耗的重中之重。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过程中的副产煤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低热值气体燃料。主要成分为CO、CO2、N2 、H2O、及少量H2,各成分的含量与高炉所用燃料、生铁品种和冶炼工艺密切相关,其常见的组成如表1所示。其中最具有二次利用价值的CO含量仅为25-30%,而惰性组分CO2和N2约占70%,使得高炉煤气的热值很低,一般仅为730-800×4.18 KJ/Nm3左右,而燃料热值只有达到2200×4.18KJ/Nm3左右,才能满足工业炉理论燃烧温度的要求。目前,高炉煤气的利用并不充分,大部分冶金工厂高热值煤气紧缺,而高炉煤气富余,存在不同程度的高炉煤气放散现象,达不到煤气111的有效利用。很多钢铁联合企业一方面在放散高炉煤气,一方面又要购入重油、天然气或者烧自产焦油等作为能源补充。高炉自身热风炉会用掉40 %~50% 的高炉煤气, 其余大部分如果放散到大气中,将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浪费。国家计委、经贸委、科委颁发的《中国节能技术大纲》中要求, 冶金重点企业高炉煤气排放损失率应为4 %以下。因高炉煤气中含CO量在30%以下,造成燃烧速度低、火焰长,因此高炉煤气的理论燃烧温度为1400~1500℃。高炉煤气中有大量N2和CO2,其主要可燃的成份为CO、H2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