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新冠病毒在海外持续蔓延,B.1.617.2德尔塔正在成为全球主要流行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7月12日发出警告:德尔塔变种病毒已扩散至104个国家,传播能力显著增强,正以烈火燎原之势席卷全球,带来新冠病例和死亡的新一轮激增,全球新冠疫情再度面临严峻态势。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德尔塔究竟有多“毒”?病毒载量是原始毒株的1260倍6月10日 我国广州 输入的德尔塔变种病毒,病毒载量为原始株的1260倍,在短短的10天内就传了五六代,第三代接触者与第四代接触者擦肩而过14秒就已经感染(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也出现相同传播的病例),累计感染167人。7月17日 南京禄口机场的德尔塔变种病毒,在10天内蔓延5省10市153人,比英国新冠病毒阿尔法变异株提高了40%,对年轻人和小孩同样具有感染能力。德尔塔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哪些?1、呼吸道泡沫的传播是打喷嚏、咳嗽、说话的泡沫携带病毒,与他近距离接触的人感染是最重要的方法。2、接触污染物传播。呼吸道泡沫和分泌物污染物体表面,病毒可以存活一段时间。其他人用手接触被污染物体表面,感染病毒,接触自己的嘴、眼、鼻时会感染。3、也可形成空气传播,或称为气溶胶传播,尤其是在室内,通风不良的狭小空间,如有感染者咳嗽、打喷嚏,可形成非常细小的呼吸道分泌物颗粒,可在空气中悬停,其它人吸入,可引起感染,甚至排出病毒的人离开这个空间,在空气中仍有病毒存在一定时间,其它人进入后可引起感染。面对传播力更强的“德尔塔”变异病毒,公共场所、办公环境及家庭中的科学更加重要。早在去年疫情期间,专家们积极科研攻关战“疫”,相关测试结果表明,纳米气泡臭氧水溶液在CT值4 mg/L·min条件下,对新冠病毒取得了99.99%的杀灭效果。以臭氧为核心的高级氧化工艺可以高效地灭活病毒,最终臭氧分解为氧气,是针对新冠病毒消杀的安全、绿色、环保的技术。然而臭氧具...
说明:
9月11日0时许,大连市普兰店区一住户家中液化气罐泄露并引发爆炸。事故发生后,消防、公安、住建等部门及属地单位立即临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2时30分许火被扑灭。事故造成8人死亡,另有5人受伤在医院救治,暂无生命危险。目前,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爆炸地点位于大连市普兰店区商业大街一住宅楼。从当地市民拍摄的现场视频可以看到,楼栋内多个房间起火冒出浓烟并伴随爆炸声,场面十分的吓人。 液化气的主要组分是丙烷和丁烷,有少量的烯烃,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同时,液化气属于混合物,其爆炸极限约为1.5%—9.5%(随气体成分比例有一定变化)。目前液化气罐着火已经是居民楼、餐饮企业较为常见的火灾类型之一。 又是因为燃气事故据大连应急消息,此次事故是由一住户家中液化气罐泄漏并引发爆炸所致。一声叹息,又是燃气引发的悲剧,果然又是这个原因。据兰先生介绍,该楼栋已经铺设了天然气管道。但附近市民称,虽然铺设了天然气管道,但还是有很多住户选择使用罐装液化气。在事发楼栋附近,记者发现楼体外墙多处张贴着《燃气用户应急处置行为规范》。截止到2019年我国城市燃气普及率已达97.29%,不过巨大的市场体量同样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近几年来,城市燃气爆炸爆燃事故频发,给我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据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安全管理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全国燃气事故分析报告(2020)》显示,2020年全年燃气及燃气相关事故数量为668起,共造成了92人死亡,560人受伤。在早些2018年全年发生814起燃气事故,2019年全年发生722起,仅仅三年时间就发生的燃气事故就超过了2000起,因燃气事故而产生的伤亡人数更是超过了2200人次,燃气事故背后这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字,已经注定不再是普通的单发性意外事故了。而就在今年的6月13日,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艳湖小区一个菜市场就发生了一起燃...
说明:
9月11日凌晨12点,大连市普兰店区一家住户突然发生爆炸,爆炸导致的燃烧迅速蔓延开来。大连消防部门立即派出消防员前往现场进行搜救,抢救工作一直持续到凌晨4:30,消防员已经确认有8人死亡、5人受伤。像这样的突发公共事件一般都是由较大的爆炸物引起,但根据事故调查结果显示,引发事故的原因竟然是液化气罐泄露从而引发爆炸。液化气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煤气罐,如今南北方地区仍然有不少居民家中使用的是煤气罐。根据大连媒体报道,这次事故已经不是大连第一次因为液化气罐的问题而引发的爆燃事件,而且大连不少住所还可能存在煤气罐安全隐患。液化气罐,俗称煤气坛子、煤气罐,似乎已是一个久远的记忆。上世纪80年代,煤气罐还是个新鲜玩意儿,那时用得多的是煤炉子,煤气罐只是炒菜时用下。如今,烧瓶装气依然比较贵,用管道燃气更经济实惠,也相对安全,所以,煤气罐渐渐淡出了市场。人们对煤气罐的记忆渐行渐远,但煤气罐的安全问题却不可淡忘,因为发起威来还是很可怕的。煤气罐被称为定时炸弹,透出的就是用气安全问题。煤气罐是有使用年限的,是要定期检查的。换煤气,检测气瓶,使用时注意通风,用后关闭好气瓶,这同样是煤气罐时代的记忆。如今用煤气罐的少了,这些基本的安全要求,却并不能远去,仍是要老生常谈的不停敲警钟才行。因为有关液化气泄露爆炸的惨痛事故,并没有成为历史,仍伴随着液化气的应用而不时发生。2021年7月12日凌晨,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一居民楼发生液化气钢瓶泄漏爆燃事故,造成2人死亡,4人受伤。2017年7月21日早上,杭州市西湖区一店铺因瓶装液化气发生爆燃,造成经过现场的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电瓶车等不同程度受损,2人遇难,45人受伤。2012年11月23日晚上,山西寿阳博大西街一家火锅店,液化气泄漏引起爆炸燃烧,造成14人死亡,47人受伤。由此可见,液化气泄漏造成的安全威胁是很大的。2020年6月13日,沈海高速浙江台州...
说明:
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近年来生铁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 钢铁工业总能耗已占全国工业总能耗的15%左右, 而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有效率仅为30%左右。在钢铁联合企业,高炉炼铁又是能耗最高的环节。钢铁工业的节能主要包括减少浪费和增加回收两个方面,其中大力回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能源(例如副产煤气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煤气资源包括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其中高炉煤气排放量约占64%, 焦炉气约占29 % , 转炉气约占7 %, 因此高炉煤气的有效利用是钢厂节能降耗的重中之重。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过程中的副产煤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低热值气体燃料。主要成分为CO、CO2、N2 、H2O、及少量H2,各成分的含量与高炉所用燃料、生铁品种和冶炼工艺密切相关,其常见的组成如表1所示。其中最具有二次利用价值的CO含量仅为25-30%,而惰性组分CO2和N2约占70%,使得高炉煤气的热值很低,一般仅为730-800×4.18 KJ/Nm3左右,而燃料热值只有达到2200×4.18KJ/Nm3左右,才能满足工业炉理论燃烧温度的要求。目前,高炉煤气的利用并不充分,大部分冶金工厂高热值煤气紧缺,而高炉煤气富余,存在不同程度的高炉煤气放散现象,达不到煤气111的有效利用。很多钢铁联合企业一方面在放散高炉煤气,一方面又要购入重油、天然气或者烧自产焦油等作为能源补充。高炉自身热风炉会用掉40 %~50% 的高炉煤气, 其余大部分如果放散到大气中,将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浪费。国家计委、经贸委、科委颁发的《中国节能技术大纲》中要求, 冶金重点企业高炉煤气排放损失率应为4 %以下。因高炉煤气中含CO量在30%以下,造成燃烧速度低、火焰长,因此高炉煤气的理论燃烧温度为1400~1500℃。高炉煤气中有大量N2和CO2,其主要可燃的成份为CO、H2和...
说明:
臭氧是一种有鱼腥味的淡蓝色气体,具有强氧化性。在高海拔地区,臭氧具有吸收紫外线保护生物的功能,但当它靠近地面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被称为“高空守护者和低空杀手”,每年夏天都是臭氧污染的高发季节。臭氧浓度从近地面到50Km高度存在明显差异,不同高度的臭氧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和作用也不同。平流层中有一个高浓度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大部分紫外线,起到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的作用。因此,平流层的臭氧层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保护伞。如果对流层(近地面)臭氧浓度增加,将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在臭氧浓度较高的情况下,长期吸入高浓度臭氧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因此,在采取措施保护平流层臭氧层的同时,也要防治地面附近的臭氧污染,提高公众的臭氧健康保护意识。臭氧污染有其形成的特殊条件,在高温、日照充足、空气干燥的条件下,空气中的VOCs和NOx相遇产生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污染。因此,臭氧超标多发生在夏季和秋季光照强、温度高的时候。而氮氧化物来源广泛,基本上是人为排放,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VOCs来源广泛,既有石化、化工、家具、印刷等行业和工业企业的排放,也有机动车、加油站的油气挥发,还有汽车修补漆、油烟、干洗店等有机物质的挥发。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臭氧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地面臭氧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在快速发展的城市群地区,地表臭氧已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为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遏制夏季臭氧污染,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在大气污染防治中对臭氧污染物采取了相应的臭氧监测技术,加强了臭氧污染的监测。臭氧传感器可以有效检测大气中臭氧的浓度,检测到的臭氧浓度数据通过其工作原理反映在臭氧监测仪器设备中。可以说,臭氧传感器为臭氧污染的防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深圳三达特代理的英国DDS臭氧模拟输出模块GS+4O3臭氧传感器,快速地将臭氧传感系统集成到您的系统中,并且使用非常低的功耗和一个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