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二氧化硫是国内外允许使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主要有直接添加和硫磺熏蒸两种,起到护色、防腐、漂白和抗氧化的作用。1、防腐保鲜剂采摘后的水果或蔬菜其内部组织还会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分解组织中的氧,在受伤的部位会存在着大量繁衍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够分解组织中的营养成分,产生有害物质,进而导致了水果和蔬菜的腐烂。二氧化硫能够对果蔬的腐烂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作用过程是:当二氧化硫遇水后进行结合反应,生成亚硫酸。能消耗组织中的氧,使微生物的繁殖、呼吸及发酵等正常的生理过程受到阻碍。并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离子,从而杀死大量的微生物,起到了保鲜的作用。2、抗氧化性和漂白作用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与食品中的有色物质发生结合反应。二氧化硫能对花青苷色素进行漂白,其漂白的原理是:亚硫酸钠与花青苷分子发生加成反应,导致花青苷分子中的共轭体系受损,迫使产物的色泽消失,从而产生了漂白的效果。3、防止食品褐变亚硫酸盐能够抑制酚酶的活性,可以与羰基发生加成反应,从而防止了羰基化合物的聚合反应。亚硫酸盐在偏酸性的环境中能够抑制酶促褐变,在食品贮藏的过程中通常是将亚硫酸盐与柠檬酸、抗坏血酸混合使用,可以长时间保持原有物质的色泽。此外,钙离子能够与氨基酸、果胶一起生成不溶性的物质,有利于二氧化硫抑制褐变。亚硫酸盐的这项特点更适合在腌制食品中添加。亚硫酸盐除了能够抑制酶促褐变以外,还能够抑制非酶褐变,减弱羰氨反应、焦糖化和抗坏血酸的自动氧化。此外,亚硫酸盐在啤酒、葡萄酒中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氧化硫的危害二氧化硫在一定范围内添加是**的,但是过量使用将来来严重的后果。如果亚硫酸盐类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过量,将会严重破坏食品中的营养物质,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人类食用过量的亚硫酸盐,会出恶心、晕眩以及气喘等不佳的反应。长期吃亚硫酸盐过量的食物,还会出现神经发炎、骨髓萎缩等不佳的症状。我国《食品...
说明:
电化学式有铅氧气传感器以选择性好、灵敏度高、输出线性等特点在氧气传感器领域占有一定的优势,并已在工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有较广泛的应用。电化学式氧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当被测气体氧分子通过透气膜即可在传感器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氧分子到达正极表面时,发生还原反应,同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在实际中,传感器预期寿命主要取决于传感器使用中所暴露的气体浓度以及其它环境条件,如温度、压力和湿度,另外,环境的污染程度(比如灰尘颗粒,挥发性溶剂会降低催化剂活性),以及使用不当(剧烈震动如跌落,碰撞等),也会造成传感器意外损坏。电化学式有铅氧气传感器的寿命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气体浓度与有毒气体传感器不同,有铅氧气传感器长期持续暴露在目标气体中。在通常的氧气监测应用中,传感器工作环境的氧气浓度一般为20.9%,这就会在铅阳极上引起化学反应,从而造成阳极的逐渐消耗。所以,传感器通过与氧气反应持续产生电流的能力取决于电解质中铅的含量,而氧浓度的不同也决定的传感器的寿命。2.环境温度电化学传感器温度范围一般是-30℃到50℃。电化学传感器内部有酸性或碱性电解液,在高温的环境中水分会蒸发或迅速增加,从而造成电解液损失或漏液。*终的现象就是响应时间T90变长,回零时间变长,灵敏度变低,甚至无响应。*严重的情况是高温低湿(HTLH)和高温高湿(HTHH)的情况。3. 环境湿度当湿度小于15%RH的时候,如果长期使用,传感器内电解液逐渐失水,催化剂慢慢变干,气体催化的效率和离子转移的效率会变低。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灵敏度变低,响应时间变长,回零时间变长,整个测量过程变得不可控,这时,传感器就失效了,需要更换。当湿度大于90%RH的时候,如果长期使用,传感器内部电解液会逐渐吸水,催化剂慢慢被电解液漫过,催化剂很难接触到气体,气体催化的效率会变低。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灵敏度变低...
说明:
工业4.0的制造前景包括从自动化制造向智能制造概念的转变。工业4.0发展中的一大期望是在小批量生产中满足客户对产品变化的需求,从而不会浪费重新配置组装线等时间。智能制造的实现将通过物联网的概念进行,其中每个参与组件都有其已知的IP地址。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制造生产系统不仅要以小批量的生产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还必须具有更好的预测性维护,产品设计的稳健性和适应性生产等特点。为了使智能机器人工厂能够在工业4.0和物联网的环境中工作,因此机器人将在未来的制造业中承担大部分工作,但是人类工人必须留在工作区域中,担任监督角色或从事未经机器人培训的工作。在机器人工作区域内或附近,人类不断出现,这改变了人们对机器人工作区域的栅栏和禁止方式,需要机器人和人类可以**地共存和协作。 在这种情况下,机器人与人类共享相同的工作空间,并进行工业活动,例如原材料处理,组装和工业产品转移。传统的方法是使人类在有限的范围内接触机器人,并采用适当的**控制措施,以防工人进入机器人的工作区而导致机器完全停止,一旦进入,会导致中断和重置程序被激活,延长生产时间。随之出现了新提议的方法,即**的人机协作(HRC),没有任何围栏。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采用协作式机器人网络物理系统(CPS)实施额外的**和保护措施,这要求基于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交互程度,确保**性,并提高生产率。实际上,协作机器人网络物理系统的设计方法是将**性和**性问题进行合并,就像设计同时考虑这两个方面的工业设施,下图是协作型机器人的几种应用类型。 协作机器人网络物理系统是一种智能系统,其中集成了计算和物理系统,以控制和感知现实世界变量的变化状态。这种CPS的成功取决于可靠,**和可靠的传感器网络和通信技术。CPS平台不断发展其架...
说明:
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近年来生铁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 钢铁工业总能耗已占国内工业总能耗的15%左右, 而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有效率仅为30%左右。在钢铁联合企业,高炉炼铁又是能耗*高的环节。钢铁工业的节能主要包括减少浪费和增加回收两个方面,其中大力回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能源(例如副产煤气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煤气资源包括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其中高炉煤气排放量约占64%, 焦炉气约占29 % , 转炉气约占7 %, 因此高炉煤气的有效利用是钢厂节能降耗的重中之重。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过程中的副产煤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低热值气体燃料。主要成分为CO、CO2、N2 、H2O、及少量H2,各成分的含量与高炉所用燃料、生铁品种和冶炼工艺密切相关,其常见的组成如表1所示。其中*具有二次利用价值的CO含量仅为25-30%,而惰性组分CO2和N2约占70%,使得高炉煤气的热值很低,一般仅为730-800×4.18 KJ/Nm3左右,而燃料热值只有达到2200×4.18KJ/Nm3左右,才能满足工业炉理论燃烧温度的要求。目前,高炉煤气的利用并不充分,大部分冶金工厂高热值煤气紧缺,而高炉煤气富余,存在不同程度的高炉煤气放散现象,达不到煤气111的有效利用。很多钢铁联合企业一方面在放散高炉煤气,一方面又要购入重油、天然气或者烧自产焦油等作为能源补充。高炉自身热风炉会用掉40 %~50% 的高炉煤气, 其余大部分如果放散到大气中,将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浪费。国家计委、经贸委、科委颁发的《中国节能技术大纲》中要求, 冶金重点企业高炉煤气排放损失率应为4 %以下。因高炉煤气中含CO量在30%以下,造成燃烧速度低、火焰长,因此高炉煤气的理论燃烧温度为1400~1500℃。高炉煤气中有大量N2和CO2,其主要可燃的成份为CO、H2和...
说明:
新技术的到来使世界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传统的单纯依靠人类感官获取外界信息的方式,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活动中已经不再满足需要,如何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成为利用信息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适应这种 情况,传感器应运而生。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那大家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传感器都是被应用在那里吗?1.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随着人类对环境质量的重视和关注,基于传感器网络环境下对生态环境的监测,能够对环境进行早期预警,能够对环境的综合治理进行确切地衡量,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使相关部门掌握生态环境和生态质量的现状。例如,通过数种传感器来监测降雨量、河水水位和土壤水分、空气质量等因素,并以此为依据预测、分析各地区的气象环境和生态环境,从而为环境的治理、保护提供依据,采取应对措施,提高生态质量,保护区域环境,维持生态平衡。2.工业控制中的应用在工业控制领域内,传感器的应用可以说是很~广泛了,比如产品工艺控制、汽车制造、工业机械以及自动化生产设备等等都有它们的身影,传感器可以对一体化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测,位移检测、步进的定位检测,流水线的状态检测,设备的**防护检测,温度、湿度检测气体液体的流量检测,压力、张力距离检测等,实时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保持在正常状态或更佳状态,并使产品达到更好的质量。传感器在工业中的应用提高了运营效率,提高了产量,提高了工程效率。3.农畜牧业中的应用农业是传感器使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农作物的生产与气候条件息息相关,温度、光照、水分等都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气象传感器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用来监测环境温湿度、光照、土壤等因素,提高农业生产者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