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有毒气体报警器可广泛应用于石油、燃气、化工、油库等存在有毒气体的石油化工行业,用以检测室内外危险场所的泄漏情况,是保证生产和人身**的重要仪器,仪器采用工业级高可靠性的电化学或红外传感器,使其具有高稳定性和无需维护的特点,体现了高技术发展水平。接下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以下关于氯气对于人体的危害: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易压缩,可液化为黄绿色的油状液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可用作为强氧化剂。氯气中混和体积分数为5%以上的氢气时遇强光可能会有爆炸的危险。氯气具有毒性,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损害。氯气能与有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氯气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氯气在早期作为造纸、纺织工业的漂白剂。氯气吸入后与粘膜和呼吸道的水作用形成氯化氢和新生态氧。氯化氢可使上呼吸道粘膜炎性水肿、充血和坏死; 新生态氧对组织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并可形成具细胞原浆毒作用的臭氧。氯浓度过高或接触时间较久,常可致深部呼吸道病变,使细支气管及肺泡受损,发生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由于刺激作用使局部平滑肌痉挛而加剧通气障碍,加重缺氧状态; 高浓度氯吸入后,还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的心跳停止。氯气中毒不可以进行人工呼吸。 急性中毒主要为呼吸系统损害的表现。1、起病及病情变化一般均较迅速。2、可发生咽喉炎肺炎或肺水肿,表现为咽痛、呛咳、咳少量痰、气急、胸闷或咳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可无明显阳性体征或有干、湿性罗音。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3、重症者尚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进行性呼吸频速和窘迫、心动过速,顽固性低氧血症,用一般氧疗无效。4、少数患者有**样发作,出现喘息,肺部有**音。5、极高浓度时可引起声门痉挛或水肿、支气管痉挛或反射性...
说明:
随着国内疫情逐渐控制住,各行各业也逐步复工,化工行业也不例外。近日,化工行业就事故不断,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下近期化工事故。2022年6月18日4时28分,位于上海市金山区隆安东路的上海石化化工部乙二醇装置区域,乙二醇装置发生火情。上海市119指挥中心接警后迅速调派金山、奉贤、化工区等563名消防救援人员、113辆消防车赶赴现场处置。应急管理部派出由消防救援局负责同志带领的专家工作组赶赴现场协助指导处置。兰州化工园企业失联人全部遇难两天前的6月16日18时50分许,甘肃兰州新区化工园企业秦川镇保家窑滨农科技有限公司污水处理车间发生爆炸已致8人受伤6人失联。事故发生后,应急管理部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协助指导处置。有关部门现场侦查和询问的情况是:该车间内有高温高压蒸汽,无易燃可燃物,建筑结构为钢结构,面积约600平方米,现场无烟、无明火、无有毒气体。媒体报道,涉事企业母公司曾多次因生产**问题被罚。截至17日20时,6名失联人员确认不幸遇难。新冠疫情已走入第三年,防疫常态化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对于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而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既要做好防疫又要坚持生产,既要保证**又要追求效益,就成了十分重要但又非常难实现的目标。在悼念遇难者、追究事故责任的同时,一个更值得业界及相关部门思考并重视的问题是:化工厂如何在防疫常态化下保证**生产?生产**对于化工企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近两年来,国家在提升化工企业**管理水平方面下发过不少文件。2021年3月,国家应急管理部下发《“工业互联网+危化**生产”试点建设方案》,提出要推进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危险化学品**生产深度融合,增强工业**生产的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和评估能力,提升工业生产本质**水平。2022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GB 30871—2022《危险化学品企业特...
说明:
智能井盖管理监控系统是一个基于物联网的监控指挥中心,通过接入人井、光交箱、杆塔等户外资源设备,以巡检、告警、施工维 护的作业流程为基础,结合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流程、人员、设备的全方位管理,是打造“**城管”、“智慧城市 ”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井盖系统通过智能传感设备、物联网低功耗通信网络(NB-IoT)和专业的井盖管理平台,智能井盖-完成了井盖和管理人员之间的NB技术无线智能连通,从而实现井盖的智慧化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住建部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窨井盖**管理的通知》,要求包括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热力、房产(物业)、电力、电信、广播电视等部门,实行井盖的数字化管理,实现社会资源有效的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的人身**。在城市里,碰上井盖的概率,要远远超过遇到*熟悉的公交站牌。与路面大多融为一体的井盖虽常被路过的市民所忽视,但却是阻隔路面与地下窨井的关键屏障,为出行群众的脚下**保驾护航。*近在广州的南沙区,低功耗物联网正在逐步地改变井盖管理方式,以智能化的管理手段,快速发现和解决井盖的突发性“缺勤”,有效地避免窨井“吃轮胎”、“吃人”等意外事件的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城市井盖保有量达数亿套,覆盖自来水、路灯、排水、电信、燃气、热力、消防、环卫、房地产、道路建设等。并且,国内每年新增和更换的井盖数量至少在1500万套以上。这意味着,平均每个城市的井盖数量高达数十万套,年新增及更换总量超过2万套。而大部分的井盖目前仍旧依赖于数以万计的人力进行低效率的传统管理。但若通过科技园这样用智能化手段替代人工巡检的方式,不仅能为社会释放出更多的人力,还将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时,传感设备由于功耗极低,可持续工作5年以上,智能井盖,还能够有效地降低井盖的管理成本。智能井盖管理监控系统可对井盖内的可燃气体、氧气、硫化氢等气体浓度进行监测和报...
说明:
3月27日,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氢能产业论坛上表示,当前交易所在生态环境部和北京市政府的指导下,正积极推进国内自愿减排( CCER )交易中心建设。CCER是指对中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王乃祥指出,氢能具有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等多方面先天优势。未来可以研究探讨,将氢能产业发展过程中实际形成的碳减排量开发为CCER等自愿减排量项目的可能性。什么是 CCER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简称CCER(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是指依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经国家发改委备案并在国家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说了这么久的CCER,大家已经耳濡目染了,不仅知道林业可以产生CCER,水电也可以产生CCER,今天给大家介绍未来CCER的重要成员——氢能。国家发展改革委3月2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在发布会上表示,本次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是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N”之一,**对标对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先来了解,什么是氢能?氢能大家其实并不陌生,就是化学里面的这个H,在地球上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出现,是宇宙中分布*广泛的物质,它构成了宇宙质量的75%,是二次能源。氢能在21世纪有可能在世界能源舞台上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能源,氢的制取、储存、运输、应用技术也将成为21世纪备受关注的焦点。氢具有燃烧热值高的特点,是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氢燃烧的产物是水,是世界上*干净的能...
说明:
一、什么是管廊,地下管廊简介1.综合管廊:建于地下用于容纳两种及以上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2.入廊管线:敷设于综合管廊内的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气、热力、电力、通信等各类城市工程管线;国家近两年密集出台与地下综合管廊相关的政策文件,无论是政策还是资金等各方面都对综合管廊建设给予大力支持。然而,随着综合管廊建设的逐步推进,综合管廊投入实施后所产生的管理运营维护问题,亦成为了综合管廊建设及运营单位的关注重点,尤其是下水管道爆燃、中毒等事故问题。因此,要综合管廊建设项目**顺利进行,保障施工人员与周边群众**,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监控是重中之重。二、地下管廊检测气体的重要性:地下管廊装有各种有线信号线、热力管、燃气管、电信管道、给水管道、电力管道等等,是一个多种信号与传输对象交汇的场所,所以需要对其内部环境进行监测,以达到实时、自动监测地下管廊内的环境的目的,把危险防范于未然。综合管廊属于地下封闭空间,一旦发生火灾,会迅速消耗掉管廊内部氧气并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当甲烷、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危险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还会引起爆炸。更为严重的是,发生火灾时管廊内部环境十分恶劣,修难度很大,对修人员也将造人身**威胁。我国各地多个城市的地下管廊建设方兴未艾。在地下管廊修建工作的建设及运营期,采用现代传感技术对管廊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发现潜在**隐患,非常重要。现在国家很多地方的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采用了氧气传感器、硫化氢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等,来对管廊内有毒有害气体进行了实时监控.三、管廊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环境参数内容及检测要求标准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环境参数检测内容、报警设定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工程技术标准》GB/T 51274和《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的规定。主要环境参数报警设定值应符合以下规定:1.温度:40℃-5℃ 不含监...